红网邵阳分站2月7日讯(邵阳日报通讯员 石颂军)“我去年养的2200头生猪全部由生猪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纯收入80多万元,比以前在外打工的收入高多了,多亏村党支部引领我走上了致富路!”新春时节,湖南省新邵县陈家坊镇双江村生猪养殖专业户朱发行满脸笑容地说。
去年以来,陈家坊镇党委力推“党建引领、能人带头、支部推动”等举措,助推农业产业高效发展。黄家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理事长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办的3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办得红红火火;安家坳村党支部书记陈立伟带领村民办起了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租赁150亩水田养泥鳅、甲鱼,年收入可达100万余元;金鸡村党支部创办的1000亩水稻杂交制种基地,人平可增收600元;檀木村党支部利用本村一座中型水库开展网箱养鱼,年人平可增收300元以上;长江村党支部创办的10万羽养鸡场,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三塘铺村党员干部牵头创办的300亩西瓜种植基地,每亩收入达8000元……
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去年以来,该镇提出了“党建促产业”发展模式,即通过开展党员干部“三联一帮”活动,领导班子联系产业、干部下村指导服务产业、支部培育产业发展等措施,打造支部党员示范产业工程32个,带动5000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全镇打造集中连片水稻制种基地5000亩、改造低产田1万亩低产橘园500亩。大户承包集中连片种植优质水稻1570亩、种植西瓜1000亩、开发特种酥脆冬枣基地300亩,有力地增强了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培育出一批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和“科技星火带头人”,使产业形成了规模、提升了经济效益,贫困群众创业的热情和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在产业发展帮带过程中,该镇划分帮带责任人,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资金扶助等服务,并采用“公司+农户”及“合作社+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以订单农业等方式让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各村党支部通过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成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致富路上的领路人、先进科技的传播人,真正将党员身份“亮”在致富路上。
如今,陈家坊镇有近500党员示范户带动帮扶500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培育了一大批产业发展带头人,正迈向“一村一品,一支党员队伍一个战斗堡垒”的产业发展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石颂军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