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军屯“古长城”
明代军屯“古长城”
沅陵盘古乡舒溪口村发现形同“古长城”的明代军屯遗址部分段(图片均由沅陵县文物管理所提供)
明代军屯“古长城”
部分军戍屯田遗存
明代军屯“古长城”
部分营盘遗址
舒溪口边墙大型采石场遗址
练兵场遗址
点将台遗址
跑马场遗址
边墙内的明代墓群
遗址
遗址所在地古民居建筑群
遗址附近清代修建的茶马古道
红网沅陵县分站2月23日讯(分站记者 邓永松)近日,湖南省怀化市文物部分专家对去年下半年沅陵提交的《沅陵舒溪口边墙田野调查报告》作出初步认定,在沅陵县盘古乡舒溪口村发现形同“古长城”的明代边墙,系明代大型军屯遗址。
“古长城”边墙总长18.4公里,现残存12.3公里,墙宽0.6米至0.7米,高1.2米至1.4米,有单面墙和双面墙,墙体和踏步均采用条石垒砌,结实坚固,虽掩埋杂草从中,风化严重,但石块垒起的城墙气势雄伟,一目了然,“古长城”遗址清晰可见。
另外在“古长城”遗址附近,还发现牛山、钟头岭、大岩山、陆地坳4处残存古营盘和跑马场、练兵场、点将台等相关旧址。在钟头岭营盘墙体内取出1只残破的明代瓷碗,跑马场、练兵场、点将台作为当地地名沿用至今。
同时,发现用于修筑边墙的采石场遗址,在边墙内有农田遗存和7座与吉首永顺老司城墓葬结构基本一致的明代墓群,均保存状况较好。稻田堡坎采用条石修砌,田边有引水沟和入水口,稻田面积共达436亩。
“古长城”遗址外有明清沿江河堤,天然绝壁,形成一道防御屏障,连接河堤以下沿线有人工修砌的人工河堤。在“古长城”遗址所在的盘古乡杨溪、舒溪口、龙头庵以及筲箕湾镇三眼桥村椅子组均发现明清古建筑群遗址和古驿道,其中古驿道长约3.5公里,宽0.8-1.4米,完好率达60%以上。
沅陵旧称辰州,至今2000多年历史,自古是大湘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京城通往大西南人员往来、物质交换、文化交流的水陆大通道,这里出产辰砂、铜矿、桐油、木材、茶叶等重要战略物资,在兵家眼里,“夺西南先取辰州”,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怀化市博物馆副研究员、考古专家杨志勇认为,这段边墙是明代辰州府辰州卫在明宪宗以后修建的,具有戍边、屯田、守卡、防御等军事及生产功能,是湖南省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古代军事遗址之一,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军事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表示,这段边墙极有可能是一条政治、文化、民族的分界线,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邓永松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