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构建“大应急”成功经验在全省推介

来源:红网 作者:刘小飞 编辑:刘惟烜 2017-03-09 15:44: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郴州分站3月9日讯(郴州日报记者 刘小飞)近日,在湖南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郴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完善“四大机制” 构建“大应急”格局》的典型发言,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

  郴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网络发达、危爆企业众多,也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应急管理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我市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源头预防,完善机制体系,提升处置能力,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大应急”格局,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均得到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去年“6·26”宜凤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专项工作组的统一指挥下,我市主动承担事故处置“属地管理”责任,用短短4天半时间,便“有力、有序、高效”地将事故成功处置到位。

  近年来,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预防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综合保障机制等“四大机制”。围绕强化源头防范,完善了预防预警机制。市本级应急预案总数达242个,县市区级应急预案总数达1453个,建立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各行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市、县两级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200余场次,尤其注重多部门联动、多专业参与的综合应急演练,为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6·26”事故发生后,市、县两级能够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救援力量,以及事发地周边乡镇300多名干部群众组织救援,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预案完善、演练有效。

  我市围绕赢得各方主动,完善了快速反应机制。全市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四级”信息网络,每级都明确有信息专员。强化信息报告主体责任,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严明各类信息报送时限,严格追究信息迟报、瞒报、漏报责任。

  根据不同事件严重程度,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机制;围绕凝聚强大合力,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了市、县、乡三级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原则,明确了各级责任,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联动、高效处置。同时,我市制订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简明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南》等,整合28个联动单位应急救援力量,构建了“闻令即行、一呼百应、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大应急”联动格局。我市还与省际和省内周边相邻地区签订了《应急联动合作协议》,建立应急协作联动机制,曾妥善处置了多起跨界环境保护、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

  群众参与是应急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市加强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大力推进应急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在《郴州日报》开设了“应急在身边”新闻专栏,举办全民应急知识竞赛,提高公众应急管理参与度。

  我市围绕提升处突能力,大力完善了综合保障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将应急管理纳入了综合绩效评估范畴,全市上下建立“领导抓、抓领导、主动抓”落实机制。市县两级以公安消防为主体,建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2支1200多人,组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公共卫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3支1800多人,并组建了应急管理专家组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建立了郴州应急管理培训基地。

  我市还加大工作投入。近三年,市本级累计投入应急设施建设资金达4亿余元,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八有”(有班子和工作机构、有值班室、有预案、有队伍、有经费、有物资储备、有管理制度、有宣传培训)。同时,结合“天网工程”、“数字城管”建设,大力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建成了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并实现了纵向与省政府和县市区、横向与市直相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刘小飞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3/09/9650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