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人大代表鲁贵卿:《建筑法》亟待调整完善

来源:红网 作者:冯钧 编辑:刘飞越 2017-03-10 14:27:34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鲁贵卿建议对《建筑法》有关条款进行修改。

  红网北京3月1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冯钧)1997年颁布实施的《建筑法》是我国建筑领域的根本大法。到今年已经20个年头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环境、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建筑法》的一些条款已经脱离建筑市场的实际。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鲁贵卿接受采访时建议,《建筑法》中不合时宜的条款应该进行调整修改。

  《建筑法》一些条款与市场不匹配

  鲁贵卿说,目前建筑业因法治不健全而存在一些问题。《建筑法》对这些问题行为进行约束显得力不从心。

  建筑行业根据工程类型被划分为多个专业建筑业,如房建、交通、能源、铁路等,从行政管理上,这些专业建筑行业管理较为分散;从立法角度上,《建筑法》只适用于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这两者叠加,致使政府的建筑产业管理职能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无法形成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利益驱动下,市场管理主体、各级行政管理主体无法以自由交易进行市场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无法以社会利益最大化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鲁贵卿说,“导致建筑市场较为封闭、零散,无法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最终造成资源配置浪费、市场混乱。”

  在履约担保方面,目前建筑市场只要求施工企业进行履约担保,没有强制性要求建设方提出“支付担保”。“这不符合国际建筑市场惯例,使施工企业不仅该收的钱要不回来,还得承担银行利息巨额的财务成本,甚至是高昂的诉讼费用。”鲁贵卿说。而这也极易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建筑法》虽规定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但并未对验收作出具体规定,导致房屋质量安全的管理与执法不严。追责机制的不完善让房屋安全事故维权难。 此外,《建筑法》采用低价中标模式,低价中标的规定不明确,缺乏认定标准和界限引起行业恶性竞争,甲乙方互相扯皮,甚至发生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建筑行业应推行“双担保” 明确工程质量事故终身制

  鲁贵卿建议,尽快修改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订投资主体和建设客体统一的《工程建设法》,明确国家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扩大房屋建筑的调整范围为各类土木工程,打破条块限制,全面调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营行为。

  要把“双担保”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下来。对建设方同样提出“支付担保”要求,确保减少资金不落实或解决资金的项目。

  他建议新的《工程建设法》中明确,“建筑工程实行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制度,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市场的检查,加大对违法分包和转包的打击力度。并且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终身追责制度。明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

  在工程招标方面,应配套修订《招标投标法》,包括取消低价中标,实行经评审的平均价中标法,即去掉一个最高价,去掉一个最低价,作为评标基础。同时根据当前市场建立成本价确认机制,取消工程招投标中的各类工程奖项加分等有悖于机会均等、市场公平的排他性条款。

来源:红网

作者:冯钧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3/10/96468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