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退休老厅长著书解读《论语》 称“就是写给当官的看的”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姜辰 编辑:陈佳婕 2017-03-14 21:45:02
时刻新闻
—分享—

刘家望

被刘家望写满了读书笔记的《论语》。

《修己安人——我读<论语>》封面,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实习生 姜辰 长沙报道

  采访刘家望,是因为他写了一本解读《论语》的书——《修己安人——我读<论语>》。

  本打算以“刘老先生”来称呼他,但见到他本人的那一瞬间决定改口——他给人的感觉太不像“老”先生了!听见来访者从电梯出来,刘家望先生走到门口,将我们迎进他的办公室。眼前的他,瘦削却不失硬朗,热情而不失庄重,步履稳健,语速不紧不慢,吐字清晰,看起来顶多六十岁。

  但1947年出生的他,的确已经七十岁了。

  读过《修己安人——我读<论语>》中刘家望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孔子经典语录的解读,记者说:“领导干部们真该看看您这本书!”

  刘家望笑着说:“我就是写给当官的看的!”

  “外科医师”被选去当县委组织部长

  实际上,刘家望自己曾经就是“当官的”。书的封皮上,他个人简介的第一项是“外科医师”,但他还当过县委书记,退休时的职务,是湖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不过,他又是一位非典型官员。

  刘家望是“文革”前最后一届高考考进的大学生。毕业时,赶上“四个面向”,他被分配到时属湘西自治州的桑植县下面的一个乡镇,当卫生员。那四年卫生院工作期间,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几乎每天都得翻山越岭往百姓家里跑。

  后来,刘家望又在桑植县人民医院工作了12年,当“外科医师”。那时候没有加班费,凭着一腔热情,他常常晚上做了两三台手术,白天照常上班。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后,国家提出对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983年,组织上决定让当时担任医院院长职务的刘家望去当副县长,不料到了医院考察,院里上上下下都说,“不用考察,他根本不会去。他对做官毫无兴趣,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开刀(做手术)。”

  原来,在这之前,县委就任命他当县卫生局管业务的副局长,他却一天都没去上班。前来考察的人得出结论,刘家望不会去,只好不了了之。1986年,组织上再次任命他当县委组织部长。拖了三个月,谈了三次话,最后因为一句“共产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刘家望才终于了接受任命。

  做了领导干部的刘家望,因为没做过行政官员,“全是按当医生、当学生那一套来当干部,认真,细致,对人的态度也很好。”口碑好,民意基础好,一年后,他便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再过一年,他又被提拔为县委书记。

  “孔子绝不会有愚民而役的言语”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字一句地讲解,末了非常严肃地说:“读书先学做人。”让刘家望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

  由于“文革”期间对孔子、对《论语》的批判,刘家望又多读了一些《论语》。但真正系统地学习理解《论语》,是近五六年的事。退休后,刘家望有了充裕的时间,于是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四书五经,一字一句地学习理解《论语》。在他的书柜里,记者看到,一册册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大部头四书五经,本本都被翻得很旧,上面做满了笔记。

  “孔夫子冤枉,不是大家说的那么回事,我想为他正名。而且我认为里面很多东西,青少年特别是为政干部,很值得一读。”读的过程中,他迫切地想写一本解读《论语》的书。说写就写,尽管市面上同类的书已经很多,刘家望也被“这种书别人都烦了”的言论“打击”过,但还是没能打消他为孔子“正名”,写给“为政干部”看的念头。

  真正动笔后,刘家望写得很快,因为《论语》原著他读了不下二十遍。除此之外,无论是朱熹、刘宝楠等解读《论语》的经典之作,还是市面上比较火的当代人的解读作品,他此前也都读过了。

  “写的时候,当我确认孔夫子的哪一条被世人误读了,我就会去考证很多。”整本书下来,刘家望表示,他坚持的解读原则是:“结合语境,包括结合上下文,结合孔子说话的时代背景。从孔子的主导思想体系来理解,不能分割,断章取义。”

  比如,对于一度被认为是“愚民政策”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刘家望说:“孔子这句充满百姓情怀、群众意识的千古名言,古往今来,学者文人几乎都误读了。”他是这样解读的:

  民可使,由之:老百姓,可以任用、“役使”,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自由,让他们去做。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不好任用,可能有原因。一是不知道你要他做什么、怎么做,那么你要去教他们,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知之于民)。二是他们对你下达的任务有不同的看法,那你应该去调查研究,听听他们的意见,自己搞明白,然后好好地沟通,让他们明白“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首先要看孔子对老百姓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他一口气举了多个例子来说明孔子一贯是仁义爱民,绝不会有“不可使知之”的愚民而役的言语的:

  “孔子对学生讲‘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千乘大国里,举事要慎重敬重,使用百姓是要讲时间的,比如在农村里农忙的时候,就不能差使他们去修公路。

  “还有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说,首先你要敬老百姓,在老百姓面前很庄重,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老百姓很慈爱,他们就会忠于你;对他们好的地方要进行表扬宣扬,他们不会做的地方要教他们去做。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说如果你把老百姓拿去当兵打仗,而不进行军事训练,那就是把老百姓当炮灰,是‘弃之’,这里说明孔夫子是很重视百姓的。

  “还有一句,他和冉有路过卫国,孔子说这里老百姓很多,冉有就问多了怎么办,孔子说“富之”,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起来之后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说明他重视对百姓的教育。

  “还有‘养民以惠,使民以义’‘使民以敬’‘使民如承大祭’等等一系列言语,都说明孔子对使用老百姓是怀着敬重、感恩,很慎重很爱护的态度的,不可能是‘不可使知之’。”

  在《修己安人——我读<论语>》一书中,刘家望在解读“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克己复礼”等孔子经典语录时,都为孔子作了“辩护”。

  “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

  尽管一心要为孔子“洗白冤情”,但在刘家望的书中,孔子也有“不对”的时候。还有的时候,他更愿意按照自己理想的境界去解读孔子。

  比如,对孔子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后补充的那句“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刘家望就评价,“这句话是不对的,‘真理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

  刘家望解读道:本来“性相近、习相远”的确有普遍的真理性,上知与下愚不移,却不尽然。孔子的意思,只有上等的天资特别高的人和下等的愚人不会因后天的教习而改变。实际上不然,上知也必须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才,至于智障的愚人,也应有特殊的技能教育,不能歧视。

  再比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一句。

  刘家望的解读是:孔子经常用君子小人对照说事,大多符合实际,也有道理。但是,实际上小人关心的事情,君子也应关心。要知小人心思,才明君子道义,否则就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人们的实际利益,永远应该关心,政治说到底是如何协调分配社会人群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又一次拿君子小人对比着说事。对于这一句,刘家望的解读是:

  孔子主张的是义为大,义在先。这是高尚的价值观、义利观,什么时代都应该崇尚和践行。但是利,人之所欲,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获得是个人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不要轻率地指责是“小人喻于利”,处于上位的君子应时刻记住孔学的精髓是“仁”,仁就是关心人,关心人当然首先要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利益要想到别人,这是君子喻于义的真谛,不然就是拿大旗招摇,一方面指责小百姓只知道利益,另一方面自己苟苟营私、谋权谋利、谋富谋贵、贪得无厌,这样的“君子”还真不少……

  对话

  刘家望:没有传统文化的基础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

  时刻新闻记者: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伦理纲常,强调的是一种等级制,要怎样去调和它们与现代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刘家望:这句话要去看它的背景,看原文是怎么讲的。孔子说这句话时刚刚出道,他到了齐国,齐景公问他如何执政,孔子就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就说,讲的好,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吃得到吗?

  这是孔子设计和提倡的社会政治伦理和人伦纲常,是礼的规范,也是仁的要求。要结束礼崩乐坏的局面,必须从整顿规范纲常开始,应该是正确的,切中当时各诸侯国包括齐国的时弊。而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权利也有义务规定,是双向的,并不是强调单方面的绝对服从,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等等。

  后来被误读,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是具有片面性的,讲究单向的绝对服从,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不是孔子的原意。

  一个有序的社会,自君王至平民都应各安其位、各守其德、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提倡是正确的,即使到现在也不失其积极意义,只要正确理解。

  时刻新闻记者: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将发挥的作用及其前景,你持怎样一种态度?

  刘家望: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我们做好这件事是有纲领性指导的。

  不管是党的建设、全民道德建设、经济建设也好,都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有关系的。文化自信是基础性的自信,因为不管是道路建设,还是制度建设、理论建设,都是植根于中国的这片土地之上,植根于中国土地就植根于我们的文明。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就不可能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丢掉了魂,总觉得国外的好。

  另一方面,我们搞民主建设、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最基础的东西还是全民的素质建设,这就靠道德教育。道德说到底就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律己,讲到道德教育,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其他任何文化不能比的。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姜辰

编辑:陈佳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3/14/96366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