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好风光——乡韵衡东”全国摄影大展在衡东启动

来源:红网 作者:侯云驰 赵倩 颜伶俐 编辑:杨滋 2017-03-20 17:23:59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好风光——乡韵衡东”全国摄影大展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宣布:“中国好风光——乡韵衡东”全国摄影大展采风创作活动正式启动!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运仕致欢迎辞

副县长刘敏主持启动仪式

  红网衡东县分站3月20日讯(分站记者 侯云驰 赵倩 颜伶俐)百花齐放迎盛典,燕舞莺歌弄春潮。3月19日上午8时30分,“中国好风光——乡韵衡东”全国摄影大展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衡东洣江风光带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浙江、江西、广东、青海等地的摄影名家,衡东县摄影协会会员将从这里出发,开展为期4天的采风创作活动,挖掘衡东人文历史、展示衡东民俗风情、推介衡东美好风光。


[NextPage]

3月19日上午9时10分,采风团到达第一站:洣水国家湿地公园草原风光摄影,拍摄主题《洣水风光》。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衡东县境内,主要包括流经衡东县境内的洣水河全部、洣水河一级支流永乐河流经衡东县草市镇境内部分。境内全长72.5公里,规划总面积2983.6公顷。

湿地公园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河上荣桓、甘溪、洋塘三座河坝与河岸的吴集、杨林、草市三个古镇,赋予了湿地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拓展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到衡东来采风,一位摄影师说:“衡东有衡东的味道,这里有妈妈的味道,这里有着淡淡的乡愁,充满诗意,拍出的片子更感人。”

3月19日上午11时,采风团到达此次采风活动第二站:杨林古街。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名家将探秘杨林古街,闻香洣水百里画廊带。

杨林镇地处衡东县城东南32公里的洣水两岸。杨林老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目前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青一色的青砖青瓦土木式结构建筑。该镇依山傍水,既有巍峨茂盛的四方山,又有澄澈蜿蜒的洣水,还有黄庭坚题诗而远近闻名的太平寺,上有三江交汇的草市镇,香火旺盛的灵山庙,下有国家级水利自然风光——洣水漂流风光带,罗帅故居及楚南第一胜景——锡岩仙洞亦踞其不远。2003年,这条街被衡东县人民政府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中的古街,摄影名家细腻地捕捉着每一处古韵美景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原主编陈仲元在拍摄间隙,与大家交流:“美,没有量化的概念,情人眼里出西施,摄影的意义,不单单是记录美景,而是记下感受,录下记忆。”


[NextPage]

万亩油菜花海

  3月19日下午2时,稍作休息后,采风团来到第三站:高湖镇万亩油菜花海。

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里,迎来了一群艳若桃李,明眸皓齿,顾盼生辉的旗袍女子,在清新田野怒放怡人风采。

这是罗荣桓元帅儿时的游乐园,这里有万亩油菜花海,有撑着油纸伞的旗袍美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大咖们。淡淡油菜花香扑鼻,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沉浸在其中。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在这静好的岁月里,享受这绵延的十里画廊,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感觉心情格外的美丽。原来生活到处充满着美好,充满着活力。


[NextPage]

就这次摄影活动,记者现场采访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

  问:徐县长,请问衡东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徐志毅:对于衡东县政府来说,我是把衡东当作一幅大的作品来打造。衡东有最好的交通优势和山水生态优势,保护好山,管理好水,经营好城市,就是这幅作品的最大内涵,也是这幅作品该体现的美丽画卷。

  下一步,衡东在继续打造好工业经济外,将把旅游作为一个重点打造。这次通过大众摄影平台,把中国的顶尖摄影家请到衡东,就是要把美丽衡东推介出去。这次活动是衡东主题系列活动之一,衡东将分期分批把一年四季的美景拍摄下来,宣传出去。

  举办这些活动,一是见证,既记录衡东现在是什么样子,也能见证今后衡东的发展变化。二是自加压力。把衡东宣传出去以后,我们必须让大家觉得衡东名不虚传,确实是个适合休闲、养生、旅游的好地方,让大家愿意来,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问:衡东在全域旅游中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计划?

  徐志毅:衡东一个是打造“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提升衡东的整体价值和形象;二个是经营好大浦、高湖、白莲、新塘、杨林、吴集、草市等特色小镇;三个是沿着洣水,打造好洣水沿江风光带,提升老百姓宜居的指数和对游客的吸引力。南岳的游客在看了山、拜了佛以后,可以来衡东游圣水、品土菜、参观罗帅故居,提升衡东的旅游品牌辐射力,从而也达到带动群众致富的愿景。

晚上19:00,采风团今天的第四站:洣江农业生态园,《衡东皮影篝火晚会》。入夜,篝火的欢乐,使人忘记一天审美的疲劳,唱呀、跳呀、笑呀,开启“春”的模式,端起“春”的醇浆,合着“春”的节拍,建起“春”的友谊。

图:衡东皮影戏

图:衡东皮影戏

  篝火晚会旁,皮影戏台前也是热闹非凡。美籍华人、美国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协会会员陈小波表示,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流失,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今天看到衡东的皮影戏,t他很有感触,非常高兴。

  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剧种之一,它传入衡东县已有四百余年。这种具有曲艺特色、一人多角、甲唱乙和、绘声绘形的民间艺术,因队伍精、花费少、剧目多、通俗易懂、演出简便。而深受农村广大群众喜爱。

  据不完全统计,衡东县现有皮影戏艺人39人,主要分布在白莲镇、大桥镇、荣桓镇、石湾镇、甘溪镇、踏庄乡、三樟乡、新塘镇、蓬源镇等10个乡镇,较著名的艺人有向登高、肖荣华等,其中向登高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主要演出剧目有《龙凤配》《七仙桃》《五子登科》《八子贵》等,表演时所使用的腔调主要是"四平腔",使用语言是衡东地方方言。

  1996年在全省“乡土艺术大联展”皮影戏汇演中,衡东县派出6支皮影队参演,获一金、二银、三铜的较理想成绩。衡东县白莲镇有着浓厚的皮影艺术氛围,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皮影艺术之乡”。2009年元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魏力群教授在白莲镇考察后对衡东皮影戏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衡东皮影戏被列入衡阳市“非遗”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侯云驰 赵倩 颜伶俐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3/20/96202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