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在长沙二水厂参观。
水厂工作人员现场讲解水质检测。
水厂里面的相关设备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红网长沙3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 通讯员 张萍)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当天,长沙二水厂、五水厂、廖家祠堂水厂、望城水厂同步开放,邀请市民探访“家门口”的水厂,体验“舌尖上”的水安全。
来参加水厂开放日的400位市民代表和部分小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边听工作人员讲解,一边按着制水工艺流程来进行参观。不少市民都是第一次走进制水厂,第一次了解到湘江水是如何经过一道道工艺,通过供水管道,流向千家万户。
12道工艺生产“放心水”
虽然大雨倾盆,但市民们兴致不减,早早便来到长沙二水厂探寻自来水的奥秘。
长沙水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从湘江中抽出的原水,首先会到达平流沉淀池,在加入净水剂之后,大颗粒的泥沙会缓慢沉淀至池底,上层洁净的水会通过溢流堰均匀地流出水渠。
在沉淀池的旁边,一个养着鲫鱼的鱼缸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为什么还要养鱼呢?原来,这个是生态鱼观测点。工作人员介绍:“水经过第一次的沉淀之后,就要靠这些小鱼们来检测水质是否合格。”
一滴水要经过12道制水工艺后才能出厂,在常规的“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基础上,水厂还增加了臭氧和活性炭深度工艺,目的是进一步氧化吸附和生物降解有机物,提升出厂水质。
目前,长沙共有九座水厂,日供水设计能力达235万立方米。一、二、三、四、八、望城水厂使用湘江水源,在常规制水工艺的基础上正在稳步推进水厂提质改造;六厂、廖家祠堂水厂使用株树桥水库水源,使用水厂常规制水工艺即可;五厂使用湘江和株树桥水库双水源,可根据实际切换水源。
水厂提质改造旨在全面提升安全供水服务保障能力,即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的制水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臭氧和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目前二、四水厂已实现深度处理,三、八水厂提质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内完成,一水厂提质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两年内,长沙市使用湘江水源的水厂将全部实现深度处理,全面实现“同城同质”。
现场实验寓教于乐效果棒
参观完自来水的“奇幻之旅”过后,长沙水业集团特意开设了自来水科普课程,并邀请专家来做了两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专家往一瓶充满泥沙的浑浊的水中,加入了适量的净水剂,不一会儿,神奇的一幕便出现了,浑浊的水出现了分层,泥沙全部都沉淀到了杯底,这让大家大呼神奇。工作人员解释,净水剂会吸附沙土,因为沙土本身的重量比水大,泥沙自然就会沉到水底了。现场,工作人员还教会了市民们怎样使用PH试纸检测水的酸碱度。
市民徐爱君坦言:“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每天要喝的自来水是多么来之不易,今后将更加的珍惜水资源。”
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期间,长沙水业集团还将陆续开展标准化工地建设参观活动、“保护水源地”——清洁取水口及输水管道构筑物活动和“仙境探秘之旅”——引水工程参观活动。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张萍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