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县分站4月1日讯(通讯员 刘轩麟 周卓琳)湖南省蓝山县新圩镇上清涵村今年93岁的廖复泽老人一生痴迷于祁剧,是村里祁剧班的开山鼻祖,从艺68年来,门生弟子遍布各地,他用自己不变的坚守,演绎着自己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1949年,年仅25岁的廖复泽第一次接触祁剧,便被深深的吸引,从此步入艺术殿堂。1955年,在外学习祁剧七年小有所成的廖复泽决定带着自己的“天赋”回到家乡,让祁剧在家乡开花结果。
祁剧团成立之初人丁稀薄,许多村民对这个“新鲜事物”并不“感冒”,也没有心思去学。廖复泽就挨家挨户去宣传,每到一家便开腔唱上一两句,以此吸引村民学祁剧。
祁剧团有了人气,但开班需要经费运转,表演戏剧更需要服装、道具等设施,每一项都需要钱。廖复泽家里儿女较多,全家靠种地为生,本就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可他把打工赚下来的钱几乎都用来添置剧团道具。他还不惜“重金”聘请外地祁剧老师傅前来施教,没人交学费他就自己掏腰包。
在外人眼中,廖复泽是个“戏痴”,为了戏剧发展不惜一切。但在徒弟们的眼里,他又是不苟言笑的严师。今年66岁的廖昌盛跟着廖老学习戏剧已有37个年头,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拜师学艺时的场景。那时候只要登台演出,廖老必定要在台下观看,对于徒弟出错误,必定“严惩不贷”。
像往常一样,廖昌盛一大早便来师傅家上课。廖老虽已是93岁高龄,但是在他的脑子里面全都是剧谱。每次徒弟们一过来,廖老的脸就笑开了花,开口就要唱上几句。
如今的廖老患有白内障,听力也渐渐下降,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登台唱戏,与他交流的时候也有不少困难。可是说起祁剧来,廖老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孜孜不倦的讲起过去唱戏的时光,眼睛里也多出几份神采。箱子里这一页页已泛黄的剧谱是廖老的“命根子”,每天都要拿出来翻一番、看一看,可他何尝又不是一个活剧谱呢。
在廖老的眼中,祁剧是生活,更是生命。他依靠着自己绵薄的力量传唱着艺术精萃,也在身体力行的传承着传统文化。廖明嫦说,廖老的最大心愿就是祁剧的发扬光大,有更多的人去传唱。
来源:红网
作者:刘轩麟 周卓琳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