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德市鼎城区镇德桥镇乔家岗村:书香满屋 言传身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勇军 编辑:康晓乔 2017-04-13 10:24:0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周勇军

  通讯员 吕俊 刘凌 欧明艳

  【家训格言】

  真诚,善良,勤劳。

  【家教故事】

  4月8日,星期六。常德市鼎城区镇德桥镇乔家岗村“随手送书下乡免费借阅点”,记者看到,一群孩子手捧图书或安静地翻阅,或在扎堆讨论。当地71岁的刘茂云老人看到孩子们这么热爱学习,脸上乐开了花。

  这时,刘茂云的老伴吴元珍提着一篮子橘子,儿子刘警智扛着一大包新书,也来到借阅点。吴元珍把橘子分发给孩子,又忙着把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刘警慧寄来的书分类上架。记者了解到,这个公益书屋里的每一样东西,除了社会捐赠了一部分,其余都是刘茂云一家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个常德市首家、全国第98家“随手送书下乡免费借阅点”,至今已运转5个年头。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刘茂云,退休后回乡,建起了这个公益书屋。

  “不求轰轰烈烈,只想脚踏实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这是我们家族的传统,也是我选择的退休生活方式。”刘茂云至今记得,小时候家门口走过讨饭的人,母亲总是把碗里的饭菜堆满送过去。父亲是个捕鱼的好手,但每次回家,鱼篓里没剩几条鱼,大部分在路上送给乡邻了。在刘茂云眼里,他的父母同情弱小,宁愿苦自己,也不亏待别人。

  “真诚,善良,勤劳。”刘茂云说,这6个字是他家的家训,“父母平时虽然没有过分强调,但他们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导我们这样做人。我们家的好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与邻居交谈得知,刘茂云桃李满天下,教学水平高,经常接济贫困学生,是当地颇受人敬重的老师。他的老伴吴元珍是一位行医35年的乡村医生,不仅医术好,还有一副菩萨心肠,为困难群众减免的医药费数不胜数。

  在这个“书香袭人气自雅”的家庭里,刘茂云夫妻俩不仅秉承了上辈传下的好家风,而且也按照其家训来要求自己的儿女。他们有两个子女,儿子刘警智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公务员,但他在26岁时辞职下海“走自己的路”。如今,他在建筑行业干得风生水起。刘警智坦言:“辞职后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现在事业有成,也是牢记家训,真诚做人、努力做事的结果。”

  刘茂云的女儿刘警慧也于1993年放弃了在市直单位的工作,选择与丈夫去北京打拼,现在是中国图书网副总经理。

  “我退休后开始认真做公益,没料到一家人不谋而合。”刘茂云说,他和老伴一道经营公益书屋,儿女经常“搭把手”,捐书捐物。后来,刘茂云才知道,儿子刘警智其实做了很多善事。“他前前后后资助了9名大学生和1个孤儿。要不是他去年临时有事,要我帮他参加‘微善风’助学活动,我还不知道呢。”

  刘茂云的女儿刘警慧早就是“随手送书下乡”北京地区理事会成员,她不仅多次随志愿者团队下乡送书,而且运用自身资源,为活动募集了许多书。今年春节,刘警慧回到村里,举办了一场敬老爱幼新春慰问活动,为家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人身安全保护课,并与他们分享阅读的乐趣。“我们是公益家庭,心都想到一块去了。”谈起这些,刘茂云感到无比欣慰。

  “不求轰轰烈烈”的刘茂云,却因为一家人做公益的善举成了受人瞩目的典型。2012年,刘茂云入选鼎城区“十佳善德公民”。今年3月7日,由常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主办的庆“三八”妇女节暨“传承好家风·家庭故事会”主题活动中,刘茂云一家作为9个典型家庭之一,受到了表彰。

  【记者感言】

  这次采访刘茂云,他有些不情愿。他说:“我只是做了点应该做的小事,不值一提。” 这位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虽然没有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带领一家人,多年如一日,热心公益,助人为乐。他一家人做的那些事看似普通,如同他房子周围田地里的泥土,虽然朴实无华,却长出了沉甸甸的金黄的谷穗。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勇军

编辑:康晓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