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钱娟 凌晴
昨日,岳麓书院敞开大门,以中国传统书、琴、香、茶四重礼,迎来“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以及“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83位青年代表。
活动主论坛上,一场当代先锋思想的碰撞,伴随着岳麓书院的钟鸣,激荡发声。
搭乘“互联网+”快车
非遗飞入百姓家
“互联网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媒介环境瞬息万变,陈晓蓉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搭上“互联网+”快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陈晓蓉介绍,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接近7.3亿,手机用户达13亿,超过五成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在她看来,在新旧媒体并存的当下,移动互联网颠覆了年轻人传播信息的方式,重新定义了“WWW”。
“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代表的3W,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渠道。”陈晓蓉以谷雨、中国腾、非遗工作坊等热门平台为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经验、好做法。中国微信活跃用户已超过7亿人次,以谷雨微信公众号为例,越窑青瓷瓯乐、慈溪发绣、当湖原作、平湖琵琶等渐行渐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演“复活记”,图文并茂的匠人故事,配上栩栩如生的视频,探秘地道的匠人,发现最质朴的生活,收藏每一个中国人的匠心,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大众视野。
“不仅是你和我,而是我们,这是每个人的事情。”陈晓蓉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该只是手艺人的“独角戏”,而是离不开每一个世界公民的参与,应动员男女老少齐参与,利用新媒体,在各年龄层中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技艺搭上“互联网+”快车,走进百姓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现跨代际、跨文化合作的青春力量
“目前全球范围内18~24岁的青年已达20亿人。”丹尼斯·巴克斯开篇便向在座的聆听者们直言,大家正是这个越来越壮大群体中的一员,在参与遗产保护、创新创业等方面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机会。
接下来,丹尼斯·巴克斯探讨了青年对跨代际交流、跨文化对话的巨大推动力,畅谈青年人在遗产保护、创新创业方面的角色和担当。
青年的作为如何展现?
她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年轻人有个重要策略,即带动他们参与到创新发展项目中来。“从201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基金投资超过600万美元,在51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约90个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项目。这些项目半数与青年相关,以此促进广大青年的健康、持续和全面发展。”
青年的担当在何处体现?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相关产业为世界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工作岗位,超过3300万年轻人参与文创领域工作。”丹尼斯·巴克斯认为,在文化多样性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导性文化政策的当下,经历了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在强调文化发展、创新,高度重视文化政策问题,尤其是创意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伙伴,其世界遗产项目达50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9个,一批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成为全世界的表率。”在丹尼斯·巴克斯看来,此时此刻,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来到中国长沙,汇集在一起,点燃新的想法,就是跨代际、跨文化合作的生动直观呈现。
她寄语参与“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朋友,加入到文化创意、遗产保护的行列中,让社会形成重视度更高、参与度更强的氛围。
建立大数据,让消逝的经典“复活”
“俄罗斯方块游戏,你玩过吗?”欧敏行从一款老游戏说起,打开了话匣子,围绕“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主题,交流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项目运营经验和做法,掀起阵阵头脑风暴。近20分钟的演讲中,全球共同体、和平可持续、文化软实力等热词被欧敏行多次提及,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传统的数字游戏正在消逝。”欧敏行说,传统数字游戏,教会了人类如何沟通、交流,这些“遗失的美好”,陪伴我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近年来,传统经典却渐行渐远,她呼吁,利用新媒体,建立传统数字游戏大数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消逝的经典“复活”。
本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吸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83位青年代表参加。身着不同服饰、操着不同语言的各国友人,齐聚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在长沙聆听世界青年的声音,成为本届论坛一大亮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信仰,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能带来改变。”欧敏行表示,本届论坛是一次极好的文化之旅,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兼容并包的姿态对话,青年代表们分享故事、畅谈建议、贡献智慧,多样文化同频共振。
“文化无国界,未来属于你们。”欧敏行向与会世界青年代表发出热情倡议,在兼容并包的当下,我们拥有更多方式,能选择最适合本国的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引领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期待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更美的世界。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凌晴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