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常德4月26日讯(通讯员 张品华)在广袤的湖湘大地西北部,绵延千里武陵山脉;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其边陲一隅有一个不平凡的地方,世人称之为“桃花源”——常德市桃源县。在这不平凡的地方,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今天我们的人物写真,就走近这一平凡人物的故事。
他叫吴银军,是中国邮政桃源分公司理公港支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1997年开始了至今长达20年的职业投递员生涯。1997年在其所负责的原桃源县鄢家溪乡11个村,是道路和通信最为落后的区域。全区域仅有3部电话,其他的对外通信也就全部依靠邮政通信。
湖南一直是对外劳务输出的大省,地处山区的桃源县,由于第三产业的落后,也更是劳务输出的重点区域,村民中的大部分打工至广东珠三角、上海长三角、北京京津冀,乃至甘肃、新疆、青海。信件、公文、报纸、汇款、包裹长期源源不断的,飞越千山万水,带着乡愁回到故乡,裹着思念和牵挂寄往他乡。对面这封封轻如鸿毛的纸笺,又重若泰山的牵挂;吴银军,从来没有耽搁,出发了!
交通条件的落后和常年多雨的山区坏境,让每天的送邮道路格外艰难漫长。记者好奇问他那时的是怎么送的,他笑着解释说,“刚开始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11路”,全靠走路。后来。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天晴路干的时候开始用自行车。2008年后,随着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修建了水泥道路,才开始使用两轮摩托车。2015年后,由于包裹快递的增多,又改用了三轮车。
他身边的妻子,笑着对我说:“你不晓得呢,他那时候多费‘孩子’(鞋子,当地方言),天天跟他做‘孩子’,做不赢!
是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他在当地孩子们心中的“吴叔叔”光辉形象。
他告诉我,面对不高的工资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开始时候家里希望他放弃,他自己也想过放弃。但有一件事,触动了他,让他有了坚持下来的决心。
那是在2000年前后,在当地偏远的村户有一户人家,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和婚事债务负担,新婚不久家里的男青年就出去打工去了,家里只有一个老母和新婚的妻子。转眼间半年过去,都没有音信回来,而且男青年更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不久,他的新婚妻子就已经怀孕了,而现在马上都要临盆了,他也都还不知道。而且马上的生产费用,也急需要他回来承担。他的老妈妈手足无措,常常依靠在门口,对着马路盼望着儿子早日归来,独自一人的时候,更是忧心忡忡、泪流满面。
吴银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到了他家,详细了解了具体情况。当天下午他逐一找到和男青年一起出去打工的工友家里,一直找到第5个工友家里,才找到带他们出去的工头的信息。工头是隔壁镇上的,也只有他们家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吴银军也顾不上天马上就要黑,也顾不上妻子让他吃了饭再去,骑着自行车就去了隔壁镇上。当天夜里1点钟才从外面赶到家。到家的时候,由于长时间的骑车,站到地上腿都打哆嗦站不稳。第二天一早,他就自掏腰包,给男青年发去了电报。后来,男青年及时赶回来,回来后的第5天,孩子就生了。男青年家后来还专门带着礼物登门感谢,而他拒绝了礼物,他说那是他的职责,是他应该做的。
也就是这件小事,深深的触动了他,让他体会到,一名普通投递员对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直他坚持到现在的动力源泉。而在这之后,他也帮助了许许多多像男青年那样的家庭。
后来,村中男女老少,也都以“吴叔叔”来称呼他;村民们等待的不再是远方马路上亲人的身影,而是“吴叔叔”的自行车铃声、摩托车喇叭声;因他们知道,有了铃声和喇叭,就有了他们信件、钱款、礼物、包裹,也就有了他们远方的亲人捎回来的思恋、牵挂和乡愁和愿望。二十年来,“吴叔叔”早已成为村民的朋友和亲人,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
在邮政系统内部,他也得到了同事的广泛赞誉。记得几年前的腊月二十六,邮储银行给一位取款村民多发了两千元现金,当天银行清账后发现错误,并了解到,这位村民是吴银军负责乡村的居民,于是请他上门帮忙追回错发的现金。接到消息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但他没有犹豫,立即赶到村民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追回了错发的款项。还有一次,也是他为桃理邮储追回了一万元的错发款项,为邮政、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在我们对他的采访中,他告诉我们,其所在的桃源分公司,在系统内省、市业务排名长期保持前列。在这样的奋发、团结团队中,点点滴滴汇成海,无时无刻在激励着他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加的投入与担当。理公港支局张品华对他的工作,更是给极大的支持和关怀,作为一名少有的50岁的局长,局长的工作热情时刻感染了他的前进。
在近20年的工作,从初级工到中级工的转变,我们看到了他完成了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上的提升。在献血2000毫升的献血证上,我们看到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奉献。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人,他响应了国家和社会的呼唤,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螺丝钉”的精神,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赋予每个普普通通基层人物的缩影。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物,了不起的“吴叔叔”。
来源:红网
作者:张品华
编辑:唐韵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