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特余哥”——新化山里的“移动邮局”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刘新山 陆百春 编辑:唐韵 2017-05-15 20:38:0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娄底站5月15日讯(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刘新山 陆百春)33年来,陈特余日复一日地履行着“投递到户”的诺言,跑“烂”了6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每天要行驶120公里,累计行程1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走地球30圈,投递各类信件、报刊1100余万份。他敦实憨厚的笑容温暖着大山深处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无论花甲翁妪还是三岁孩童都称他为“特余哥”。

  “特余哥”是新化县西河镇沙江邮政支局大石投递段一名普通的乡村投递员,自1984年进入邮电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壑中的大石管区,服务大山深处的16个村落和1.6万父老乡亲。在他投递的路上,无论是田埂还是山间小路上,到处都是老熟人。

  “特余哥”是湖南省第二、三届“创建爱心邮路”的优秀投递员。在那个手机还不那么普遍的年代,照片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对家村的刘泽成,常年在外打工,他的钱包里一直放着一张有体温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老师的合影,小女孩笑得很甜很幸福,照片背后写着:“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这张照片是‘特余哥'特意帮我拍的,漂亮吗?”原来,是陈特余为他所投递学校的所有留守孩子拍照并寄给他们远方的父母。

  “特余哥”在大石楚才中学有间不到10平米的房间,“那里人口集中,寄东西、拿东西方便”,陈特余说,家里离支局比较远,这是学校对他的特殊待遇。周一至周六,每当送完邮包,陈特余都会回到这个小房间里,写日记、填登记表,连90年代的邮件投递清单他都还保留着。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特余哥”呆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

  大家都说“特余哥”是个“移动邮局”。山村的交通不方便,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搭车寄包裹邮件不但要路费还耽误农事。在“特余哥”服务的区域有几个特别闭塞的村落,人们从山里出来往返要走上4个小时的山路,就是骑车也得一个多小时。所以,尽管工作很忙很累,陈特余还是坚持为村民们免费代收、代寄各种邮件。为此,村民们都把余钱存到了邮政银行,他们认为“特余哥”办事认真、工作负责、服务周到热情,值得信任。

  1984年,陈特余以委托乡邮员的身份进入邮电局工作,当时没有工资,业务酬金仅50元/月,2000年转为邮政代办员,同样没有工资只有代办费收入。到2008年,陈特余转为劳务工时,才有基本工资600元/月,月收入大概在1200元左右。随着近年来邮政业务的迅速崛起,陈特余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得到了甘甜的回报,到2013年的时候月收入达到了3500元,目前他的月收入已经超过了6000元。

  沙江邮政支局共有7名工作人员,其中投递员3人,业务覆盖天门全乡,以及西河镇部分村落。每天早上8点,“特余哥”都会准时到营业前台领取报纸、包裹,然后会花一个半小时分拣,安排好行驶路线。“平均每天1100份报纸,30多个包裹,双11前后,一天有近200个包裹。”陈特余骑着一辆男式摩托车,载货量有限,每天不得不分两至三趟来投递。“新民、尖丰、架桥,离这里有几十公里,一个上午跑一趟就不错了,一天跑3趟要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送完。”

  “特余哥”有一儿一女,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新化孟公镇三塘中学教书,女儿还在读初中。每到周日,“特余哥”就会赶回家帮忙干农活、做家务,片刻闲不下来。他说,自己都没有想到当邮递员会一干就是几十年,不过当你在做一件开心事的时候,即使再累也不会觉得辛苦,“我就是在做一件让大家都很开心、很高兴的事情,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2017年,陈特余被评为娄底市“邮政先进工作者”,五一前夕,陈特余荣获娄底市五一劳动奖章。“付出总有回报,儿子参加工作了,家里房子也建好了,收入也还不错,不用想,我会一直干下去”,陈特余说。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刘新山 陆百春

编辑:唐韵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5/15/94453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