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大半年的红米有了出路
怀化农户6万斤红米准备交付时遭毁约 “大河西”精准扶贫线上线下帮扶包销
潇湘晨报记者 罗雅琪 李柯夫 实习生 程琳 长沙报道
近日,怀化市靖州恒顺泰生态种养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石晗兵解决了一件“大麻烦”,滞销了大半年的6万多斤红米终于找到了“出路”。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与合作社就处理库存红米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一部分作为公司福利发给员工,另一部分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直至解决所有的库存红米”。
事件临近交货突遭合作方毁约
去年4月,怀化市靖州恒顺泰生态种养农业合作社与湖南某生物科技公司开展合作,种植不施农药化肥的高山有机红米。双方以合同形式约定种植要求,收购时间和价格。石晗兵称,当时该公司同意保底收购种植的红米。
在这样的条件下,合作社动员靖州县大堡子镇堡子村20多户农户,重新开垦原已抛荒的稻田,种植高山有机红米。“每亩大约四百斤,虽然产量比常规稻低,但每亩要多赚四五百块。”石晗兵说,他算了一笔账,如果种植10亩,一年将多赚四五千元。
然而,被视为脱贫致富希望的红米,却为这个大部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的合作社带来了“噩梦”。
“约定收购的时间是去年12月30日前,它(生物科技公司)直到现在都没有履行合同。”石晗兵有些气愤,稻谷收割交付遭遇毁约,意味着辛苦了大半年的劳动打了水漂。石晗兵介绍,去年9月红米收割烘干后,一直积压在县城里一家稻谷加工厂的烘干车间。
“合作社的有一农户,本想靠收购的钱盖房子,现在收购没了下文,房子盖到一半也进行不下去了。”石晗兵介绍,有的农户连今年种植的农资都凑不齐,“种植高山红米前期开荒投入了30万元,很多农户都是借钱参与的。”
帮扶现场认购一万斤红米
红米积压滞销,石晗兵和合作社的农户们愁白了头。今年5月中旬,当他们与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精准扶贫办公室联系上时,一切有了转机。
针对靖州贫困农户的遭遇,“我们成立了靖州红米帮销工作小组,线上线下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难题。”5月28日下午,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办公室主任杨远雄介绍,具体包括发动市场商户代销,免费入驻大河西电商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等方式。
杨远雄介绍,23日大河西精准扶贫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在靖州现场确认滞销情况及红米质量时,“现场认购了一万斤红米,26日这些红米就已运抵长沙”。
认购的一万斤红米,一部分作为公司福利发放给了员工,另一部分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销售,“目前已销售了7000多斤”。杨远雄介绍,5月27日大河西精准扶贫办公室再次联系合作社,表示将追加认购红米一万斤,“直至解决所有的库存红米”。
下一步,他们将与靖州方面签署相关协议,邀请靖州县特色农产品进驻“大河西”直销中心。市民可通过现场购买及线上购买方式,帮扶怀化农户解决滞销红米问题。
记者获悉,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与宁乡县政府合作打造湖南精准扶贫农产品直销中心,支援51个贫困县脱贫致富。目前,直销中心已与22个县签订了意向合作书,知名农产品都已进入大河西电商平台实现免费销售。
来源:红网
作者:罗雅琪 李柯夫 程琳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