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汨罗:专业包粽2000余年 粽子产业待做大做强

来源:红网 作者:汨罗分站 编辑:刘惟烜 2017-05-29 15:30:4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汨罗市分站5月29日讯(分站记者 胥扬)端午节到啦!一个地道的湖南汨罗人,一定是在汨罗江畔的锣鼓声、呐喊声中长大的,对划龙船、吃粽子情有独钟。今天,记者便来聊一聊汨罗的特色食品——“粽子”。

  专业包粽2000年,端午源头的粽子就是这么酷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感到绝望,在同年五月初五于河伯潭,投汨罗江自沉,以死明志。屈原投江后,当地群众甚哀,出动很多船只,打捞拯救。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争相划船江上,以竹筒盛米为祭品,投江祭祀屈原。

  此民俗逐步演变为汨罗江上“龙舟竞渡”。据《汨罗市志》载,东汉建武(公元25至56年)中,每年五月初五屈原忌日,改投“箬叶裹黍米”的角黍(俗名“粽子”)于汨罗江。明清以来,品种发展到米粽、绿豆粽、糯米棕、艾香粽等。

  以上可见,汨罗作为端午源头,专业包粽2000余年,可谓源远流长。时近端午,家家主妇都会采集嫩箬叶包粽子。与其他地方不同,汨罗的粽子一定是牛角粽,因为古时牛角用于祭祀,粽子便以此为形。汨罗粽子要放碱,这可是个技术活,因为放多了不好吃,放少了不好看。一个好的汨罗粽子,一定是好吃、好看又不散。

  汨罗人看重端午,这一天,在外求学工作的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闹端阳。家里煮出来的头锅粽子先祭屈原,走亲访友时也会相互送粽子,然后暗暗比较谁家粽子更好吃。

  发展空间无限,下一盘大棋

  有读者肯定会想:你说得那么酷,为啥市面上卖的汨罗粽子那么少?那是因为汨罗家家户户自己包粽子,自己就吃光啦!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呢。

  据汨罗市农业局调查摸底数据显示,汨罗现有8家企业注册了粽子商标,分别是屈之源、楚舟、屈子斋、龙舟故里、汨粽牌、汨罗江、香草牌和楚兮原粽。粽子加工企业5家,其中“汨粽牌”和“龙舟故里”两家分别在武汉和上海发展,另外3家在汨罗境内生产,其余均为零散和家庭小作坊生产。粽子生产原料优质糯米目前在本地种植较少,均为零星种植,面积不足千亩,没有形成规模,粽子加工企业所需糯米、粽叶,大都从湖北、福建、云南等地购入。

  这些年,粽子老家的正牌粽子,没能占领全国市场,十分可惜。但现在,汨罗决心下一盘大棋:让汨罗江畔的手工粽子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5月上旬,岳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来汨罗调研粽子产业发展时强调,“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要集中力量,把屈原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文章做好做足。粽子产业市场空间无限,汨罗要聚焦规划、基地、标准和品牌、企业四大要素,向着“3个5”的发展目标迈进。

  传承2000年的汨罗粽子,要去占领全国人民的餐桌

  这“3个5”,是指5万亩优质糯米基地、带动5万人就业、达到50个亿的产值。胡忠雄表示,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解决好基地的问题。组织精干力量,主攻优质糯米种植,发展好原料基地;依托标准化厂房,为产业提供支撑平台,发展好加工基地。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汨罗的粽子要做大做强,就要组建技术平台,全力争取工艺流程、安全体系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国家标准,掌握产业发展话语权。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样的粽子是好粽子”?汨罗说的算!鉴于现在汨罗粽子生产企业都不大,所以,要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好标杆和示范带动效应,把产业做大做强。

  做好粽子,汨罗的技术没问题、有底气!目标有了,就要走向全国。那么,先从小目标开始,一步一步做起。汨罗市农业局局长李银海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打造汨罗粽子地理品牌,今年,在长乐、三江、罗江等地,已经着手万亩优质糯米种植。

来源:红网

作者:汨罗分站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5/29/93992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