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河袈裟》研讨会在京举行:重申散文理想 重拾新文学文脉

来源:红网 作者:陈漫青 杨艳 编辑:康晓乔 实习生 向宏鑫 2017-06-02 11:33:34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31日,由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研讨会在京举行。

《山河袈裟》。

  红网北京6月2日讯(通讯员 陈漫青 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5月31日,由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李修文散文集《山河袈裟》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近20位散文作家、评论家就《山河袈裟》的文体形式、语言风格、思想哲理、美学内涵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主持。

  人群山河里,寻找自己确证自己

  长篇小说《滴泪痣》和《捆绑上天堂》让许多读者认识了作家李修文。其全新散文集《山河袈裟》于2017年1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面世后即引起广泛关注。李修文说:“《山河袈裟》写了十年,是我的口供、笔录、悔过书,《山河袈裟》让我脱胎换骨”。

  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发言时指出:李修文的《山河袈裟》里有天地、有人群、有山河,书写的是在天地、人群、山河里寻找自己、确证自己的过程,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也是现在散文、小说、诗歌都缺乏的。

  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认为,李修文在写作对象和表达风格上区别于其他散文书写,自成一派,开创了一代散文写作的先河。阅读李修文的散文,能体会到鲁迅曾说过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这样的精神与境界。

  虚实结合,写散文并无固定章法

  《山河袈裟》是一本散文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散文,它有散文对于真实事件的描述,也有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对故事的虚构。时代在变,散文的形式是否也应该改变?对于《山河袈裟》中涉及的真实与虚构,散文与小说的界限问题,与会代表也各抒己见。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从事小说评论的孟繁华表示,散文是最古老的文体,但写好散文却并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光明日报》资深编辑韩小蕙主张打破一切束缚,文章本就不应该分题材,她赞成打破条条框框,用虚构的笔法来写散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梁鸿也认为,在某一个时刻散文跟小说是没有区别的。李修文的《山河袈裟》既找到了生活的传奇性又没有脱离生活的现实,像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又是生活,两者之间把握得非常好。

  《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资深散文编辑穆涛指出:“《山河袈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有新的视角、新的章法,还有真切的血肉之痛。它跟我们现行的很多散文不一样。”

  人民与美,重拾新文学文脉

  受戏曲的熏陶,李修文开始阅读文学作品,进而发展为对古典诗词和写作的热爱,这是他的谱系和美学出身。孟繁华说,在李修文的文字中,中国传统的诗词、文、戏曲等构成了铸文炼句的重要资源,他的文字刚正凛然,有高贵的文化血统。

  与会评论家都认为,《山河袈裟》中体现出的对“人民与美”的理解,来自于作家自己与生活的真实联系。在《山河袈裟》里,李修文将视线对准了陷入人生困境的、普通的底层人民,他们是门卫和小贩、快递员和清洁工、房产经纪和销售代表,他们也是我们自己。正是这些面对人生困难又不认命、心中有光的人,帮助作者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再造和灵魂上的复生。

  李修文将《山河袈裟》的写作过程称为“一场祷告”,这本书让长久写不出东西的他重拾写作,所以整部作品在对基本事实的描述中融入了他个人的热情、狂喜、感动,这是李修文写《山河袈裟》时真实的心路历程。而他的写作,也被认为是重拾了新文学传统中特别重要的文脉——关于人的文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漫青 杨艳

编辑:康晓乔 实习生 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6/02/9389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