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冯竞萱 长沙报道 摄影/刘洋
澎湖湾最后一次见到张园林,是在剧院门口。张远远走来,人未至,笑容就招呼上了。一向温和寡言的他,在谈到剧场舞台拍摄时,话才多起来,这也是两位志趣相投的人,打开话匣子的共同方式。同为湖南省舞台摄影协会成员,澎湖湾较早得知张园林得病消息,但看到张园林遗作回顾展标题“远去的朋友”时,澎湖湾的心仍瞬间被击中,张园林远远走来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刘洋在去往影展的路上,忽然停了下来,指着一间餐馆说:“我和张哥最后一次吃饭是在这里。”餐馆离张园林遗作回顾展馆仅数十步之遥。作为生前好友,刘洋知道张园林一直想出一本属于自己的摄影画册。这个愿望现在以更好的形式得以实现,但生命戛然而止,刘洋深感遗憾。
2017年6月3日上午10:00点,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在长沙798城市体验馆湖南省舞台艺术摄影家协会艺术展厅举行开幕式,展期6月3日至10日。展厅墙上有一副巨型漫画肖像,是志愿者为张园林所作,微笑时露出的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仿佛令阳光都要让三分灿烂。展厅门口的简历,令一向行事低调的张园林生平方为人所知。很难相信有这样笑容的人,竟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战斗英雄,那般温和让人丝毫觉察不到经历过血雨腥风的阴霾。
青年时期作为歌舞团战士的经历,影响了张园林一生追随艺术的足迹。他会拉琴、跳舞,喜欢文艺、摄影、收藏。与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亦师亦友几十年,与摄影界、书画界、戏曲界朋友相知相交。论年龄,他担得起一声叔,但年轻人更喜欢叫他“楚大哥”(张园林曾用网名楚湘羊)。他热心将新人引荐到各个兴趣协会,偶尔也会参与集体摄影活动、车友会活动,“与年轻人一起玩感觉自己更年轻”,生前他常说。更多时候,他会独来独往,背上10公斤重的摄影包,穿梭于各大舞台剧场前台后台。舞台聚光灯唤起了他年轻时舞台表演的激情,他想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希望用镜头将它保存下来。他留下的舞台摄影作品达数万幅,其余风光、纪实类作品,不计其数。
网络发达让人们线上线下交互更加便捷,也让交际更加虚拟化,许多人都熟悉这个爱笑亲切的面孔,而直到张园林遗作展消息出来,有些人才将面孔与姓名对上号,“原来大好人楚哥就是他”。随之,震惊、遗憾的情绪也开始弥漫,张园林一向身体健朗,为人热心,甚至看起来还颇年轻,人居然就这样没了。“楚哥被天堂招去摄影了”,大部分摄友都这么议论。湖南省老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锡鹏在影展现场十分感慨:“我们从此更应过好每一天,不虚度。”
作为张园林相濡以沫三十多年的妻子,张红对于和老张的退休生活本有许多期待。老张一直动员她一起学摄影,“权当锻炼身体”,临近退休的她甚至还未来得及认真考虑。“他还没真正享受退休生活,就被老天带走了”,张红的悲痛隔着屏幕都令人感同身受。2015年6月,张园林正式退休。2016年底,张园林查出胰腺癌。2017年3月因医治无效病逝,享年62岁。整个病程快的让人猝不及防。战争中经历过生死的张园林对死亡表现的十分从容,病痛折磨未曾让他有丝毫怨戾,他叮嘱身后事一切从简,甚至要求骨灰撒至江河。张红更了解张园林心底的愿望,近几个月来,在各方朋友协助下,她筹备了张园林遗作回顾展,让还没来得及发光的老张,以这种方式分享到朋友圈。
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现场。摄影/刘洋
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现场。摄影/刘洋
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现场。摄影/刘洋
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现场。摄影/刘洋
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部分作品。
张园林舞台艺术摄影作品回顾展部分作品。
在一次红网组织的植物园拍摄活动中,张园林(右)帮其他摄友打背景板。摄影/刘洋
张园林。资料图
来源:红网
作者:冯竞萱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