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的五年】湘西:发力全域旅游 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红网 作者:石艳 彭婷 向奎 石邦庭 编辑:康晓乔 2017-06-20 09:45:3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实施,“五个强省”目标确立,全省在夺取全面小康、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

  五年一个起点,道路越走越宽。红网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湖南竞相迸发的市州”专栏,回顾五年来湖南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讲述“湖南故事”,解读“湖南成就”。今日推出第十一篇【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湖南竞相迸发的市州】湘西篇。

通过辛勤劳动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打造脱贫攻坚“新样板”的花垣县十八洞村。石邦庭 摄

十八洞村的“巧媳妇”农家乐。石邦庭 摄

喜笑颜开的龙德成老人。石邦庭 摄

凤凰县雄龙存现在焕然一新,石板路通了,危房整修了,水到家了。彭婷 摄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种养习惯,雄龙村的有机玉竹基地已初成规模。

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助力湘西州全域旅游。

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助力湘西州全域旅游。

湖南东方红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外部实景图。

湖南东方红湘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内正在生产设备。

  红网评论【砥砺奋进的五年】“湘西经验”点燃精准扶贫的“智慧火花”

  红网湘西站记者 石艳 彭婷 向奎 石邦庭 报道

  湘西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的景色丰富多样,既有秀丽的自然山水之美,更有苗寨、土司城、千年古镇、南长城等多样的人文之美。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作为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地区、湖南扶贫攻坚主战场,“十三五”湘西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期。

  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企业、看项目、访农户,围绕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开展调研。他强调,在打造全域旅游基地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抢抓机遇、奋勇争先,认真解剖“麻雀”,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坚决打赢以自治州为主战场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花垣县十八洞村:扶贫扶志打造脱贫攻坚“新样板”

  三年多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如今,十八洞村老百姓发挥“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精神,通过辛勤劳动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打造脱贫攻坚“新样板”。

  “这是习总书记,旁边的是我,那天习总书记就在我家院子跟我们说话的。”76岁的龙德成站在她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合照前,讲述着当时的情景。78岁的老伴施成富提着凳子走到院子里,趁着难得出现的阳光闭眼假寐,一派休闲,这是精准扶贫给他带来的幸福写照。

  “我2012年回来的时候,这里真的穷的不像样,院子到处都是土坪,厨房也没有、厕所也没有;2014年回来就大变样了,这几年以来反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我们村里的青石板路,还有通村路,厨房、厕所,都是明显看得到的。”正在院子里摘菜的孔宪春说起了这几年亲身经历的大变化。

  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下,十八洞村的泥巴路修成了青石板路,房屋得到了改造,乡村旅游产业得以发展,这让在外打工的施全友和孔宪春看到了新希望,2014年他们返乡创业开起农家乐,2015年元旦他们举办了婚礼。“家里的腊肉、苗鱼、菜豆腐深受游客喜爱,现在农家乐一年的收入有十多万,车也买了,我们脱贫了。”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孔宪春喜笑颜开。

  “我从2014年开始养蜂,现在已经有60多箱蜜蜂,一年产值两三万元。”龙先兰是十八洞村的养蜂能手,2016年他成立养蜂合作社,现有12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养蜂规模已达118箱。“养蜂不耗时不耗力,平时我还做小工、熏腊肉,再加上妻子在村里的农家乐帮工,一年家庭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算起收益账,龙先兰头头是道。他说,希望进一步扩大合作社规模,产出更多的土蜂蜜,让自己和合作社成员收益翻番。

  “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村主任施进兰说,这十二个字体现了在脱贫攻坚战中凝聚的十八洞精神。三年多来,十八洞村脱贫攻坚主要以扶贫扶志为主,引导鼓励村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在村容村貌、精神面貌、产业发展上有了大变化,形成了种植、养殖、苗绣、劳务输出、电商、乡村旅游六大产业,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到2016年的8133元,十八洞村实现了全面脱贫。

  凤凰县雄龙村:精准施策打出产业扶贫“组合拳”

  “今年我打算种个五亩水稻,亲戚们今天也会过来帮忙,能靠自己还是得靠自己,政府已经帮了我们很多。”凤凰县山江镇雄龙村村民龙先茂整理着自家墙角的秧苗说。

  独具苗族风情的层层叠叠民宅,平整的青石板路,如今的雄龙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联合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德安神采奕奕地告诉记者:“石板路通了,危房整修了,水到家了,村民的意识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精气神了。”他说,精准扶贫不是给票子项目,更注重为村民创造脱贫致富的基本平台和必要条件,建立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激活群众的自力更生意识。

  位于武陵山脉下的雄龙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是凤凰县平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落。全村148户575人中,还有贫困户52户178人,占总人数的30%。

  2015年4月8日,湖南省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驻村扶贫工作组进驻雄龙村。2015年6月24日,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现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来到雄龙村调研扶贫工作,提出要在产业发展和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扶贫成果可持续。按照雄龙村“旅游发展延伸区、旅游服务扩展区”的发展定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种养习惯,重点推出林下土鸡养殖经济,有机玉竹、烟叶基地的田园经济,生态垂钓等特色产业项目。

  目前,500亩有机玉竹基地已初成规模,200亩烟叶基地已经建成,年产万只土鸡养殖场已经营业,两家生态垂钓场和一家农家乐已开业,一些家庭联合式的养牛场、养猪场、酿酒厂陆续建成。

  在推动主导产业玉竹种植中,雄龙村采用“合作社+大户托管+精准贫困户+村集体”和“股份合作”两种合作模式。现在的雄龙村已经超计划提前完成三年规划建设扶贫任务,2017年可如期实现全村脱贫的目标。

  永顺县老司城:旅游品牌化发展助力湘西新跨越

  “现在农家乐年收入基本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比在外打工都还多了不少,今年我已经赚了3万多了。”永顺县老司城土司农家乐老板娘喻水英介绍道,以前在家里种田、种地,外出务工苦累不说,还赚不到多少钱,现在办起农家乐,老公和儿子去做景区划船工,一家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多元。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2015年9月29日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顺利开园,有效带动永顺县旅游产业发展,大批在外务工的青壮年看准这一契机,纷纷回乡开起了农家乐,赚钱多了不说,还能陪在家人的身边。

  在脱贫攻坚的决心下,深入推进旅游发展之路。去年老司城实现门票收入300万元,今年预计,门票收入将达到800多万元。同时,永顺县老司城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还集中解决了老司城核心景区200余村民的就业问题。

  2017年,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投资1.5亿元,将新修游步道20公里、民居改造、老司城遗址监测二期、码头、周家湾看台和风雨长廊、2个旅游厕所、紫荆园、紫薇园、全景区智能语音系统、垃圾收集站、老司城至大湾公路路面炒砂和附属工程等基础设施。

  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湘西州将旅游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发展战略,打造“神秘湘西,土司王城”的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其中,包括土司王城——老司城、土司运河——猛洞河、土司王村——芙蓉镇、土司佛园——不二门、土司庄园——小溪五个旅游子产品。集美景、风情、历史、人文、科考、探险于一体,致力于推进永顺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将永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湘西州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以来,湘西州突出矿业整治整合和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了矿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生物制药业、旅游商品加工业四大产业,工业开始走上转型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湘西州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业园区建设有突破性进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进入历史上质量效益最好的时期。

  “我们园区2015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8月正式投产运营,从目前来看,在湘西州的发展来势很好。”走进湖南东方红湘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地生产着混凝土预制构件。公司副总经理彭广告诉记者,装配式建筑就是指在工厂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目前,吉首市一中迁建、乾北公租房、易地扶贫搬迁、城市综合管廊等项目,均在使用园区生产的专利产品。其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筑面积31506平方米,6月底完成房建部分,7月底可移交。

  “我们公司招聘了包括建档立卡户在内的300余名工人,通过免费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希望以生产基地和产业化项目为平台,实现建档立卡户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让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彭广表示,在湘西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是公司主动探索扶贫新方式,实现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及其产业链的形成,将成为湘西州新的经济增长极。”彭广说,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型”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湘西州建筑业转型升级,带动原材料、物流等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湘西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成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强大助推引擎。

  湖南东方红湘西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只是湘西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的湘西,将大力实施“151”计划,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州工业园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建成特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旅游商品5条优势产业链,园区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区,打造武陵山区域工业经济的核心增长极,走出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