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借“机”启航做大传统美食
第三届武冈美食节在邵阳武冈都梁文化产业园开幕
武冈名厨现场烹制火焰醉鹅。 周佳珉 摄
随着长沙至邵阳武冈的航班落地,6月28日,第三届武冈美食节在地处航空经济区内的都梁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幕,并举行了颁奖典礼、特产展销。正值邵阳武冈机场通航之机,武冈十大特产、十大名吃、十大名菜、十大名厨、十大名店共同演绎了一场美食盛宴。随着武冈步入航空经济时代,武冈美食和旅游产业将借“机”启航,观赏崀山、云山、南山三山美景,体验都梁王城文化,品尝武冈特色美食,外地游客可以轻松地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记者 叶竹
坚持手工制作
只为保留原汁原味
武冈素有“三省通衢,黔巫要地”之美称,建城2200多年,悠久的王城美食文化一脉相承。武冈卤菜、武冈米粉、血酱鸭等特色美食不仅传承了皇家御食的精,而且承接了山野食材的真,一直以来被人们口口相传“吃在武冈”。
近年来,武冈坚持以超常规思路谋划、扶植、发展武冈美食产业,专门成立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挖掘整理武冈美食文化,大力发展卤菜和铜鹅等特色产业,武冈卤菜逐渐走向了全国各地。目前,继武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卤菜之都”之后,武冈卤豆腐、武冈卤铜鹅、葛根等七个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冈卤菜制作术、武冈铜鹅民俗还分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届美食节厨艺大赛中,仅仅是一道铜鹅主材,就被制成了48道无一重样的菜式。
记者在美食节开幕现场还注意到本次美食节评选出来的“十大名吃”之一——“空饼”。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饼,但吃起来酥香脆。生产“空饼”的现场负责人银丽芳表示,从制作麦芽糖开始到整个“空饼”成型,要经过18道工序,耗费10多天。“我们全都使用手工制作,虽然有烤箱,但还是选择采用传统炉子烤饼,这样做出来的饼才能保留我们追求的原始口感——‘酥香脆’。”
六十多岁爹爹
学微商推广卤菜
本次美食节活动由湖南湘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紧紧围绕“武冈味道”,致力打造武冈美食文化品牌,全面推介武冈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优秀餐饮企业入驻武冈都梁文化产业园区,带动临空片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据悉,武冈以机场通航为契机,以都梁文化产业园区为基地,以美食节为载体,通过开展“名菜、名厨、名店”评比活动,旨在打响一批“武冈名菜”,培养一批“武冈名厨”,培育一批“武冈名店”,全面挖掘展示武冈地方特色菜肴。获得十大特产、十大名店的企业和个人,不仅能够免租金入驻都梁文化产业园,政府还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传统美食文化产业,实现武冈餐饮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据统计,武冈卤菜产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5000万元攀升到2016年的28亿元,规模豆腐加工作坊、卤豆腐作坊达190多家,帮助近5万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卤菜产品畅销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武冈地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在美食节现场领取“十大名特产”奖项的许春成已年逾六十,他向记者介绍,他们一家人经营卤菜作坊,年产值五六十万。许春成自己正在女儿的带领下,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拓展销量。“大家都在做微商,我做了30多年的卤菜,近一年多来也学一下新鲜的推广方式,增加销量。效果还不错,现在我们网络销量也达到了作坊整体销量的三分之一。”
据悉,仅卤菜产业这一项可吸纳本地群众就业近20万人。武冈特色美食产业正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地方特色产品为品牌的产业发展之路,也成为武冈群众的致富之路。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叶竹
编辑: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