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肆虐新化县城
红网新化分站7月2日讯(分站记者 新宣)7月1日15时51分,新化黑云密布,全县普降暴雨,资江水位达到172.01米,超过警戒水位4.01米。全县282座水库全部超过汛限水位,并达到入汛以来的峰值,其中溢洪水库多达136座。
全县受灾人口达17495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4.70亿元。各乡镇公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淹损毁,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崩塌672余处,严重损坏房屋770间、倒塌房屋81户324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0.89万亩。由于工作部署早,应对措施有力,本次洪涝灾害暂无人员伤亡。
面对洪灾,全县上下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军民同心、顽强拼搏、日夜奋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灾害损失,6月22日以来,全县共出动各级党员干部12.55万人次查险、抢险、救灾、核灾,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共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316人,新化大地响彻荡气回肠的抗洪凯歌。
县委书记朱前明、县长左志锋现场指挥抗洪抢险
领导干部指挥靠前,冲锋在先,全力以赴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新化全体县级领导、县防指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县直单位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立即奔赴一线现场指导查险排险,现场指挥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前往槎溪镇半山水库、槎溪镇桐凤村地质灾害点、科头乡红旗水库进行防汛检查和抗灾抢险指导。县委书记朱前明前往油溪乡新白沿江公路横过段保坎塌方现场,了解保坎塌方、滑坡隐患,要求抓紧组织实施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30日晚,大雨整整下了一晚,县城资江水位猛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彻夜未眠,带队巡查两岸防洪堤,指挥调度全县防汛抗灾各项工作。7月1日,当资江水位达到173.0米时,由县级领导带队,与水利部门技术人员分段包干对城区防洪堤进行24小时巡查值守。
交警大队全力开展抗洪抢险交通保畅工作
交警、电力等部门挑灯夜战保平安
大批武警开赴抗洪抢险一线
劳累武警短暂休息
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全力应对,通力协作抢险救灾
6月24日开始,县水利局全体党组成员分别带领技术人员到包干乡镇进行防汛工作督查和抢险救灾指导;县人武部调集400民兵整装待发,进入临战状态,做好了随时出发抗洪抢险的准备;县国土部门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监护和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县气象部门加密了气象预报频次;县民政局加派人员力量深入灾区核灾救灾,调集救灾款物慰问受伤灾民和倒房户;县卫生部门迅速开展了灾区防疫工作;县电力、交通、公路、通讯等部门通力合作,第一时间下乡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全力实现灾区恢复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6月30日至7月1日,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眠不休,深入乡镇一线指导抗灾救灾。
各部门干部奋斗在抢险一线
各部门干部奋斗在抢险一线
各部门干部奋斗在抢险一线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顾安危全力抢险救灾
7月1日晚,因位于资江上游的邵阳等地仍有大暴雨,资江水位处于上升趋势,预计新化县县城将超过173.5米,防洪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高1米,才能确保城区内数十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这1米的高度,一场城东防洪堤保卫战,从7月1日13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时就悄然打响。
狭窄的防洪堤上,一时间,迅速聚集了装石头、沙子等抢险物资的货车、电力工程车、防讯指挥车、消防车、救护车,还有众多看热闹的摩托车。
架电、装料、筑堤……上千名由人民子弟兵、机关干部的抢险队伍一字排开,在这短短的防洪堤上紧张有序地展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过,时针指向11:30分。
经过近10个小时的激战,一条坚固的防洪堤矗立在堤坝之上。
县疾控预防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在一线
6月30日晚8点半,古台山林场迅速转移安置受暴雨威胁群众
新化蓝天救援筹备队在配合政府救援被困人员
孟公抢险
白溪镇深夜组织群众转移
城区救援被困群众
城区救援被困群众
抽调抽水机排城区低洼地积水
房管局党员干部组织援救受灾群众
槎溪镇防汛救灾现场:转移受困老人
文体广新局挨家挨户做宣传,发动大家做好人身安全自救及财产转移防备措施
义工给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人员送来爱心人士捐赠的盒饭
文田镇抢救落水者
来源:红网
作者:新宣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