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1年被湖南代省长关注过的5名残疾高考生 有人在找你们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双林 编辑:陈雪骅 2017-07-13 22:49:04
时刻新闻
—分享—

谭里和与龙蛟相见,两人惊喜不已。

自强不息的龙蛟,现在工作家庭均不错。虽然双手先天残疾,但他适应得像正常人。

拄着拐杖的谭里和,接下来还会寻找另外5个当年一起高考的小伙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彭双林 报道

  眼下正是2017年湖南省高校本科一批招生录取时间。很快,关于录取的新闻又将占据各大媒体。

  这段时间,因为一段16年前的高考往事,《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心里很不平静。16年前,谭里和等湖南7名重度残疾考生因残疾被大学拒绝录取,被媒体报道后,引起时任湖南省代省长张云川的关注并批示,“本省高等院校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全部入学”。

  之后,湖南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了残疾考生的受教育权,结束了湖南残疾人考大学被拒绝的历史。也因此,湖南省政府保证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上大学权益的相关政策,被中国残联作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的经验推向全国。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40周年,随着时代的进步,残疾考生不只是能正常上大学,甚至能受到学校的特别优待。是不是能找到当年和自己一起参加高考的6名考生,了解下他们现在的生活,记录下高考对他们命运的改变,甚至对当年为此历史变革努力奔走的人们有所交代?谭里和决定寻找这6名考生。

  寻人

  他们分别是龙蛟(517分)、梁勇(553分)、唐瑜(525分)、贺琳(564分)、蒋文质(526分)、占富华(529分)。是的,谭里和甚至和他们未曾有过谋面。

  更不知他们来自哪里,只在新闻报道里了解到2001年,他们的名字及高考成绩。

  试着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这一个个名字,谭里和找到了龙蛟的信息,那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11年刊发的一篇题为《手部先天肌肉萎缩 大学毕业晋升主管——残疾小伙用脚趾头操作电脑》的通讯报道。新闻中的龙蛟是“电脑高材生”,在湖南省残疾人职业竞赛中曾荣获程序设计类第一名,并于新闻报道时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细细比对各种信息,谭里和隐约觉得这应该是2001年和他一起参考高考的龙蛟。辗转,他联系上了龙蛟,果然是他!

  7月7日,谭里和在湘潭见到了龙蛟。“你就是龙蛟吧?”“是是是,谭哥你好!”虽然拄着拐杖、行动不便,但在见到龙蛟的那一刻,谭里和仍快步向前,将龙蛟的手紧紧握住。随后两人熟络地聊起来。

  2001年,是20岁的龙蛟第一次参加高考,虽然在录取时有过小插曲,但是他得以在国庆节过后顺利入学现在的湖南科技大学,就读信息与科学计算专业。

  毕业后的龙蛟找工作虽然有过坎坷,但是他最终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谋得了现在还不错的工作。

  “大学是思想的教堂,它让我掌握了技术,改变了思想,也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不得不承认的是,手部先天残疾的龙蛟思想上并无残缺,或许是通过大学的塑造,以及他个人的努力 ,如今的他思想理性,逻辑思维极强,甚至略带优越感。

  “我现在的感觉就像大哥找小弟小妹。”参加过3次高考的谭里和大龙蛟2岁,看到龙蛟现在的模样,他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暗暗希望,其他5个人也能有自己的个性,“我最想看到的,是他们各有锋芒的样子。”

  寻梦

  如今是《今日女报》首席记者的谭里和,1979年出生在株洲市茶陵县的一个小村庄。两岁时,他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瘫痪,此后以拐杖代替右腿生活。他的命运,从拄上拐杖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已经注定——“修钟表,修电视机”,谭里和未来的谋生之路,谭父早早为他作了打算,甚至在家里建新房时,父亲特地为其在墙上留出一个大窗口,为以后谭里和在家里开南杂店用。

  1999年,谭里和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结果出来了,他考得还不错。但是比他分数低的同学都被一一录取了,谭里和却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在考高中的时候,就因为身体残疾而被婉拒过的谭里和,隐约觉得这次可能也是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他因身体原因被大学拒之门外了。

  也许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呢?抱着这样的心态,谭里和决定再复读一年。第二次高考结束后,这一次,谭里和正常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对谭里和一家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谭里和的父母还为此在村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庆祝仪式,大学学费,是父亲找了村子里3个人担保才贷到的款。

  然而,当他入学1个多月以后,一直未给他发放大学书籍的校方很惋惜地告诉他,“录取你是一个不小心的误会”,并要求他转去历史系或者去别的学校读自考。

  无奈之下,谭里和选择了退学,他来到长沙一位同学所在的大学,借宿在同学的学校。直到第三次高考前,因为实在没钱交报名费,他才回到家中将实情告知了父母,为了给儿子凑钱考试,谭里和的母亲拿出了家里原本打算用作买棺材的500块钱,这个决定让谭里和毕生难忘。

  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谭里和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这次,他依然过了本科录取分数线,513分,超过投档线7分,然而,历史再次重演——他没有被录取。

  这一次谭里和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要去长沙,他要去找学校评理!

  2001年8月21日,谭里和来到第一志愿填报的湖南中医学院。接待他的老师丢给他一份报纸,指着上面一篇题为《正确对待欲望》的文章说:“你看一看。”谭里和读了这篇文章后,真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欲望有什么不正当的,当即大哭一场。

  改变

  有此经历之后的谭里和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他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去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不过他很快想到了求助于媒体,并辗转找到了《中国青年报》湖南记者站站长吴湘韩。

  8月25日,一篇题为《残疾考生为何难圆大学梦》的报道刊登在《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头条上。眼见高校招生工作已近尾声,为帮助谭里和顺利入学,吴湘韩还找到了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残联评议委员会主任的傅学俭。得知情况的傅学俭心急如焚,于9月5日晚连夜书写了一封《关于确保我省“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的建议信》加急件,送交给时任湖南省代省长张云川。

  9月6日早晨,接到急件后的张云川十分重视,当即批示时任省长助理许云昭、省教育厅厅长蒋作斌予以落实,与高校负责同志共同努力办好此事。

  考虑到每年都有上线残疾考生被高校以种种借口拒收的行为发生,张云川还在批示中要求“热情关心、维护残疾人这个社会特殊群体的各项社会合法权益,尤其是他们的受教育和劳动权利”。

  最终,谭里和被湖南中医学院录取;龙蛟被湘潭工学院录取;梁勇被岳阳师院录取;蒋文质被南华大学录取……只有唐瑜因不满意当年的发挥,决定来年再考。

  圆梦

  大学毕业后,谭里和爱上文字,成为记者,走进读者心里。从业12年,他拄着拐杖,走遍湖南122个县市区,写下近300万字的民生新闻。也因此,他成了“湖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被评为“中国好人”,获得中宣部举办的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十佳记者”称号,甚至他拥有了美满的家庭,成为2个孩子的爸爸,还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美誉……

  至于龙蛟,不仅在工作上小有成就,而且也拥有了幸福的家庭。“虽然我天生有缺陷,但那是上帝一不小心犯的错,只要自己好好努力,无论是生活、事业还是婚姻,都可以很幸福。”

  “16年前把我们的遭遇,以加急信件送到时任代省长张云川手中的傅学俭伯伯,已经81岁了。每次我去看望他,他总问我,你知不知道,当年和你一样的6个残疾学生,现在怎么样了?我总是无言以对。”说到此处,谭里和明显有点自责,但随即他喜悦溢于言表,“不过我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聚齐,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傅老,再去拜访张伯伯。”

  而在得知自己入学背后竟然发生过这么多故事时,龙蛟显然惊呆了。“这是太有意义的事情!”他表示,愿意和谭里和寻找另外5名当年一起高考的残疾考生。

  接下来,谭里和和龙蛟会一起寻找另外的5名小伙伴,2001年参加过高考的梁勇、唐瑜、贺琳、蒋文质、占富华。

  据统计,2005-2016年,中国通过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的残疾考生共计97088人,其中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到普通高等院校的残疾人占84.59%。

  2017年4月,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双林

编辑:陈雪骅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7/13/92334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