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7月19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陈诗娴 实习生 林逸凡)新一轮热浪袭击长沙,天气进入“蒸馒头”模式,但浏阳淳口镇高田村的村民们,却有了一处“避暑胜地”。8年前,该村村民慕容为文挖了一个冬暖夏凉的“洞屋”,里面还有床和凳子,“不用空调和风扇就比外面凉快多了。”
探访室内室外温差近10度
7月18日,潇湘晨报记者来到浏阳淳口镇高田村,慕容为文建的“洞屋”就坐落在自己院落一侧的小山坡上。
慕容为文介绍,“洞屋”是自己在2010年花了2个多月时间亲手所建。修建房屋时,他先用挖机把小山坡推平,建好房子后再在倒置屋顶上盖土。因为有了土层隔热保温,“洞屋”才具备了冬暖夏凉的神奇功效。
“洞屋”入口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门,大门打开,沿着一条长廊进去,八间小屋子排列两边,有卧室,有厅房,记者在里面站了一会儿,确实感到阴凉。走廊的尽头是一个圆形的通风口,用铁丝网封住。“洞屋”室内与一般民宅室内并无区别,每间房有门也有窗,慕容为文介绍,住在“洞屋”,不需空调和风扇,除了梅雨季节外,其他时间都可以在“洞屋”内居住。
随后,记者在室内和室外分别测量了温度,中午12点40分,室外温度显示为39摄氏度,而在室内温度为29摄氏度,室内外温差接近10摄氏度。
结构室内设两处通风口
慕容为文介绍,修建“洞屋”的想法在8年前就有了。当时家中遭遇酷暑,但因为村里电压小,连稍微大一点功率的电风扇都带不起,眼看家人在“蒸笼”中煎熬,曾有过装修经验的他便想着建一个“避暑屋”。
后来,慕容为文看准了自家院落一侧的山坡,用挖机挖了十几个小时,又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共花费五万元,终于将避暑避寒的“洞屋”完成了。
慕容为文介绍,“洞屋”一般用于乘凉和休息,平时吃饭、生活还是在老屋里。在“洞屋”里休息,通风是慕容为文最先考虑的问题,屋内设置了两处通风口,在屋内走廊尽头有一处圆形通风口,约有11米长,洞口连接上坡另一侧,同时在“洞屋”中间的顶部留了透明瓦,阳光能透进屋内,顶部成四周安装的是纱窗网,便于透气。记者发现,除了最里间的房间采光不好外,前面几间房光线还算不错。
慕容为文介绍,据历代族谱记载,慕容氏祖先为鲜卑族,历史上就有建地窝子的习俗。2007年,他与广东、甘肃等地慕容氏族人一起到北方参加宗亲大会,曾看到族人所建地下窑洞、地窝子等建筑,受到了启发。在搭建“洞屋”时,也参考了“地窝子”的搭建方法。
态度会督促村民注意房屋保修
慕容为文的“洞屋”走红后,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洞屋”是否属于违建?屋内生活湿气重,是否会对住户有影响?慕容为文介绍,房子建的时间早,的确没有办手续,但自己是专业的建筑工人,每年都在对房子进行加固,同时,房子上覆盖的泥土上也种植了草木,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高田村党总支书记张学文介绍,慕容为文的房子建设时间早,报批时正规报建要经过安监等部门,没有做相关手续,但上面的植被都没有破坏,村里的态度是尊重历史,不会对其进行拆除,但同时也会督促村民注意房子的保修。“前提是村民具备一定的建筑专业知识,能保证所建的建筑物是安全的。”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娴 林逸凡
编辑:李晓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