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潇湘晨报记者 伍婷婷 实习生 刘璐妍
当7800年前,古人在洪江高庙遗址画着绘有帆船及画舫图像的陶画时,他们或许想不到,那些演绎着各种角色的渡口,将在岁月沉浮中生长出根植于地的特殊文化。
7月末,《湖湘地理》从长沙出发,一路沿湘江、资水、沅水再到湘江,依次走过岳阳、益阳、湘西、邵阳的古渡,在40℃高温下感受它们曾有过的热闹记忆。
气势恢宏的官渡、商渡、乡民无私义举的民渡,经历岁月的沉淀,它们有着足够的故事。如长沙的朱张渡、红军渡,岳阳平江县铁匠墈古渡,益阳碧津古渡;永州的霞客古渡等。这些渡口上留下了屈原、杜甫、王昌龄、柳宗元、朱熹、张栻、王夫之、曾国藩等众多历史人物的足迹。诗人白居易曾说,“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大抵,渡口在那时候就是一个“江湖”。
走近它,喊一声,“艄公,开船哦?”“来咯”。当乘客无意哼上一句船号子“哎呦嗬”!爽快的艄公往往和上一句“嗬哎呦”!然后大家在发动机的马达声中相视一笑,不经意间就到了对岸。
商铺、药铺、饭铺、客栈……大概在古渡繁华之时,除了“拘输今正急,忙煞渡头船”的抢渡盛况,就是扰攘一片,人鸣马嘶,行旅不绝,客店涌满的“江湖”气息了。
“隆头镇在清朝时期开始设圩场,这里又是酉水的三角地带,那时候摆渡的人忙得没时间吃饭,乘船的人挤得没地方吃饭,实在饿了就在路边先买个灯盏窝填肚子。候船的挑夫也随处可见,他们揽活都会明争暗斗。”在湘西隆头渡口,当地村民听父辈们提起码头盛况,无不唏嘘。
“二十年前,这江面上一排都是渡船,过河上船都要掂量着上谁家的船,要是没有上熟人的船,见面都尴尬。”在邵阳新民渡口,若是碰到心胸狭窄的摆渡人,没上他的船可能就得罪了这个“熟人”。渡工之间更是暗自较劲,每天营收多少,都会悄悄打听。当然,在益阳人和桥渡口,江面同时出现24个木筏子时都没这般较真,可他们这里是“八卦”、资讯集散地。那时候拉纤的人在渡口上等着活计,揽活后临时组队或用现成队伍,十天半个月都在路上,碰到风浪,有时候人货两失,这些消息传来,渡口上多能听到长吁短叹之声。
“樟树港古渡之前繁华一时,因为商贾往来频繁,渡口周围商铺林立,两边还搭起板房摊位,小商小贩也集聚这里,卖油粑粑、茶叶蛋、玉米等。”住在樟树港古渡旁的董国云记得,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过河都要排队……
“船的变化是渡口最直观的变化。”祖辈皆“靠船营生”的益阳人和桥渡口渡工昌远辉说,他所在的渡口从最原始的小竹筏到小渔船,慢慢到撑镐划桨的木船,再到装动力的木船,继而钢板船,最后到标准化渡船,船由大到小,由慢到快,这一系列的变换,碎片化的记忆串起了渡口的年龄,也上演着漫长的渡口逝去和重生“大戏”。
留存下来的古渡终成历史长河的见证,只是再也没有此前的“人气”,“我们现在等半天才等来一个客人,还谈什么江湖”。
地理知乎 2012年湖南水运管理局统计显示,湖南渡口经市县政府正式批复的有2881道,渡口数居全国第一。
经过2013年开始的全省渡口标准化改造后,2017年,全省共有渡口2575道,渡船3414艘、66760客位,持证渡工3805人,年渡运量约1亿人次,渡口渡船数量列全国第一。不到5年时间,渡口减少306道。
来源:红网
作者:伍婷婷 刘璐妍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