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岳阳市26家市纪委派驻纪检组集中授牌,实现了对80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全覆盖,在全省14个市州中率先完成派驻改革任务。8月14日,娄底市召开纪检派驻监督全覆盖工作会议,本级22个派驻纪检组集中授牌……
至此,全省14市州均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这是继2016年年底实现对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全覆盖后,湖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怎样派驻
先从派驻本身说起。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两个“全覆盖”的要求,其中一个就是派驻,另一个是巡视。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党内监督。
在中央层面,2015年底,中纪委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了派驻全覆盖。
湖南省是在2016年底,完成组建39家派驻纪检机构,覆盖105家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
中央作出示范,湖南省紧跟中央步伐,各市州则结合实际对标看齐,“照方抓药”,对纪委派驻机构改革作出总体安排。
例如长沙市专门出台实施意见,对机构设置、管理方法、监督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娄底市从今年3月份启动改革,由市纪委牵头,多部门参与,分阶段、分步骤推动。历时5个多月。
派驻全覆盖,监督不留空白,意味着所要监督的对象多了,工作量相应增加。但从各地实践来看,相比改革前,派驻纪检组数量不增反降。
一增一减,真正实现了精简高效。
以常德为例,市纪委原35个派驻机构撤销了17家,不再保留21家党和国家机关本级内设纪检监察机构,新设立25个派驻纪检组,负责监督的市级党和国家机关却增至73家。
变化的不仅仅是数字,派驻形式上也有了创新。
单独派驻+综合派驻,是各地普遍采用的模式。
单独派驻主要针对系统规模大、所属单位和监督对象多的部门;对于业务相近相关或系统规模小的部门,采取综合派驻方式,“吃一家饭,管多家事”。
派谁监督
组织架构搭建起来,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
监督全覆盖,被监督单位一下子多出不少,派驻纪检干部从哪里来?编制够不够用?
这些问题,一度成为困扰改革向前推进的拦路虎。
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整合力量,调剂、划转、增配,成了各地破题之道。
株洲,撤销有关派驻纪检组和纪检机构后,相应编制全部划转,由市纪委统筹调剂使用。
岳阳,在机构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为派驻机构调剂了135个编制。
永州,明确派驻纪检组编制,机构规格为副处级,核定行政编制数量及干部配备。
怀化,根据市直各单位行政编制总量的相应比例调整编制,为市纪委派驻纪检组调剂解决行政事业编制125名。
……
编制问题解决了,纪检干部如何配备?怎样管理?
首先,在派驻纪检组组长的提名考察上,由市级纪委会同组织部为主,向市纪委述职述廉。年度考核按照组织部门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由市级纪委组织实施,不再由被监督单位和驻在部门考核。
此外,纪检组的人、财、物全部归市级纪委统一管理,市纪委职能部门按照业务分工,对派驻机构进行管理、指导、服务和监督。
体制机制问题理顺了,派驻机构及纪检干部职责明晰了,履职的腰板也就硬了起来,监督更有底气。
监督什么
“在同一口锅里吃饭,监督总有些抹不开情面。”
以往,纪检组都是单位的内设机构,人事、财权都掌握在被监督单位手中,纪检组长主要接受所在单位的领导,这样的背景下,监督执纪大多流于形式,也就不难理解一些纪检组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
“同级监督太软”这句广为流传的话,一度成了纪委监督力度不够的真实写照。
派驻全覆盖从根本上破解了“同级监督太软”的难题: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成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况且这种监督是上级监督,而非同级监督,这些在制度框架下得到了确认。
同样通过制度加以规范的,还有监督谁、监督什么的问题。
为让派驻纪检组的“探头”真正发挥作用,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文件,派驻机构“挂图作战”。
长沙市专门印发意见,对派驻纪检组规定了六项主要职责、八项监督权限,将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监督对象,突出关键少数。
株洲市明确提出,纪检组履职过程中,收到信访举报、发现重要违纪线索等重要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市纪委报告。
还有的地区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监督执纪。
例如怀化市将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围绕扶贫资金、项目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管作为当下派驻纪检组的执纪重点之一。
伴随派驻全覆盖目标的完成,纪检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正在通过实践一步步凸显。
改革,永远在路上。眼下,派驻监督的触角正在向县市区进一步延伸。
红网时刻新闻出品 文丨张金东
来源:红网
作者:张金东
编辑:洪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