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4日讯(记者 吴公然)湘商,这个市场大潮中的弄潮儿,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取得不俗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仅湘商中的“邵商”就有100多万人,年产值约4万亿元。近年来,这些湘商乘着“135”工程的东风,纷纷“归巢”创新创业。那么,各地园区又是如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湘商北上武汉发展,脚步却停在了家乡长沙县
长沙县人黄勇兵在深圳打拼近20年,去年6月,他原本想北上湖北武汉寻找发展机会,脚步却停在了家乡湖南长沙县。位于长沙经开区星沙产业基地的“星工厂”工业配套园,正符合他的北斗卫星应用事业发展规划。
黄勇兵去年7月注册湖南华中航天北斗卫星应用有限公司,9月即试生产。“星工厂”提供标准化厂房、员工宿舍楼、便捷的通关服务……园区优质服务,让他能专注公司事业发展,今年公司出口额已达2600万美元。
目前,华中航天的研发团队正陆续从深圳转移过来,将扩建5至8条无尘流水线,再引进八家配套厂,预计全部投产后年出口创汇达5亿美元。现在华中航天正全力攻关货车版“滴滴打车”,打造全新的货运产业。
2014年底,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创业“135”工程,长沙经开区星沙产业基地规划2.16平方公里作为创新创业园区,“星工厂”工业配套园应运而生。湖南华中航天北斗导航应用有限公司、迅达电气输送、优力恩自动化科技等高新企业纷纷进驻,部分企业年产值已超过5000万元。
长沙经开区星沙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何展介绍,要吸引企业进驻园区,就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热心、细心和耐心来帮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今年他们实地走访企业240余次,收集问题380多个,问题办结率100%。
截至目前,长沙县创新创业园累计引进企业103家,总投资过百亿元,吸纳就业约3785人,去年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
京企南下办厂,却入驻了家乡桃源县
位于桃源县创新创业园的湖南迪文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三期项目的建设,对于是否能按时于年底投产,公司董事长王洪非常有信心。他的信心来源于园区对企业的大力帮扶。
该县出台帮扶工业企业“十条”,推出县级领导领办项目、“特派员”进驻企业等服务举措,设立智能制造基金、过桥基金、小额贷款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迪文科技”今年再次扩容时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园区第一时间出借了1.3亿元,助其跨越难关。
此外,桃源县还将规划、发改、住建等12个县直部门的55项行政审批事项及管理职能下放到园区,授权使用“2号公章”,实现“园区事务园区办、园区办事不出园”。
迪文科技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是一家电子信息领域综合型科技企业,生产的“迪文屏”成为工业GUI领域的全球知名品牌,公司董事长王洪是桃源县人。进驻该公司的特派员、原县商务局副局长罗凤义介绍,“迪文科技”原来打算南下广州购地办厂,“去广州何不回家乡?”他向王洪大力推介桃源的优惠政策和发展环境,实现双方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王洪是桃源县众多回乡创业者之一。在“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热潮中,桃源县热情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位回乡投资兴业者。该县100多万人中,常年在外务工经商者有20万人以上,蕴藏着巨大的“双创”潜能,这也是桃源实施“135”工程的最大富矿。
截至2017年8月底,桃源县创新创业园区共入驻企业40家,园区企业累计产值近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6000个。
一商归来多商随,邵商回乡抱团发展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邵东县,刘纯鹰和他的隆源控股集团几乎家喻户晓,原因不仅因为他是泰国湖南商会会长,是第一个将“邵东造”打入泰国市场的邵东人,更因为他回邵东利用工业地产模式打造了湘商产业园中的“园中园”——博宇箱包产业园,带动一大批邵商回乡创业,抱团发展。
目前博宇箱包产业园内有箱包企业27家,老板都是邵阳人。他们从泰国、广东、上海返乡,落户园区抱团发展。以前,很多邵商对于回家乡发展信心不足。现在,随着“135”工程的实施,发展环境的优化,邵商纷纷“还乡”。
邵阳市副市长彭华松介绍说,“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政策,一个标准就是让老乡满意,让企业满意。为此,邵阳出台了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1条、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15条等优惠政策,催发邵商返乡投资潮。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今年8月,邵阳将232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了园区。
自“135”工程实施以来,邵东县湘商产业园累计签约企业657家,实现标准厂房建设投资76.68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厂房458.34万平方米,其中177.4万平方米的工业地产项目均由邵商投资建设,已签约入园的邵商企业占比80%以上。
截至目前,邵阳全市12个湘商产业园开建标准厂房458.34万平米,其中177.4万平米由邵商回乡投资建设,已签约入园企业657家,邵商占比80%以上。园区投产的158家企业实现产值48亿元,带动就业2.6万余人。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编辑:李晓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