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讯(记者 胡媛媛)两名陌生人相遇,自我介绍后不知是家门,直到写出姓名才惊讶发现原来是同姓,这样的趣事在长沙学院大二学生眭凌峰的生活中并不少见。“眭姓在百姓家中未排入前500位,且南北读音各有不同。”眭凌峰掰着手指一一道来,较为常用的读音就有xī、xǔ、suī、cuī,难怪“同姓相闻不知是家门”。
奇姓读音多,南北各不同
今年暑假,老家在永州的眭凌峰遇到一件乐事。朋友聚会时,他认识了一位自我介绍姓“cuī”的朋友。“我下意识地认为对方姓崔,虽然相识不久,但两人聊得非常热络。”眭凌峰笑道,直到分别时互留电话号码,对方写下的姓让他忍俊不禁,“竟然和我是家门。”
“在老家,眭姓人并不少见,一直以来我们都称呼姓xǔ。上高中后,我翻阅了字典,发现字典上的规范读音是suī,便让大伙称我小suī。”眭凌峰说,自从他加入一个同姓QQ群后,又发现了更多的玄妙,“眭姓在南方多读为xī、xǔ,在北方多读为suī、cuī,其中xī是标准的古音,也就是2500年前的读法。”小伙子介绍,这些姓氏读音,他在相关声韵资料中得到了佐证。
虽然年龄不大,但对于自己的姓氏眭凌峰却颇有一股钻研劲。“询问了许多父辈,他们都说对眭姓起源不是很清楚,我翻阅了诸多史籍资料。”眭凌峰介绍,史书《春秋》里讲述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个叫肥子国的小国家,王族姓圭,后来被晋国灭掉,其后裔怕被灭族,遂纷纷加“目”改为眭氏,意在盼望“圭王”,而肥子国的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内。清朝的《元和姓纂》中对眭姓起源有不同记载:“眭,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意思是说赵国一个大夫的封地叫做眭,其后代以此为姓。
字形太相似,常被称“小睦”
虽然姓氏多读音,但日常生活中眭凌峰遇到最多的还是“念错姓”。“可能是眭字与睦字太相似,大多数人见我都会称呼一句‘小睦’。” 眭凌峰笑道,有次参加考试时,贴在桌角上的名字都被写成了“睦凌峰”,让拿着准考证的他费力解释了一番。
“上学时每到一个新学校,我的姓常把老师难住。”眭凌峰说,有的老师特意跳过他,等全班同学都被点完名后,再提问一句:“请问还有哪位同学没点名?”每每这时,眭凌峰就知道是在叫他,立马站起来回应。
即便如此,奇姓也给眭凌峰带来不少方便。音乐专业的他有一副好嗓子,更爱创作一些旋律弹弹唱唱,偶尔录上一两段传到网上,创作者与众不同的姓名,还真吸引来一些粉丝,“只是有人在聆听后,总不相信‘眭凌峰’就是我的本名,还以为是我为自己取的‘艺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媛媛
编辑:马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