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盛开的梦想·湘潭篇】“老竹埠港人”彭军的“绿色梦”

来源:红网 作者:刘格 编辑:王津 2017-09-21 09:19:0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喜迎十九大,我们用新闻的笔头与键盘,印证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好日子是如此触手可及;喜迎十九大,我们以叙说的镜头与姿态,铭记五年来的砥砺奋进,在全省上下共同的追梦中,伟大中国梦的湖南篇章正在怎样绽放;我们获得、我们幸福、我们感恩,我们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9月20日,湖南出版集团、中南传媒集团旗下媒体矩阵——红网、时刻新闻、潇湘晨报、Zaker潇湘、快乐老人报、枫网、大湘网、天闻地铁传媒、红网传媒、红网手机报十大媒体平台联合推出献礼十九大大型融媒体报道《喜迎十九大 盛开的梦想》。

  红网湘潭分站记者 刘格报道

  上世纪60年代,在湘江流域建起了以重化工为特色的竹埠港工业区,化工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宛如一座“金山银山”,带动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而繁荣的另一面,则是湘江及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质污染严重……从此竹埠港带上了一顶“乌纱帽”。

  2013年9月,一场“绿色风暴”发起,湖南省政府将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竹埠港重化工区在此之列。在湘潭市委、市政府壮士断腕的决心与行动下,至2014年9月底,竹埠港地区28家污染化工企业全部关停,一场浩大的竹埠港地区污染治理工程全面铺开。

  如今,企业已经关停三年,竹埠港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曾经生活在竹埠港的居民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呢?9月20日,红网湘潭站记者来到了竹埠港,巧遇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的彭军。

  1981年,23岁的彭军来到竹埠港,在湘潭市化学助剂厂工作了30多年。如今,他在荷塘街道高城社区做志愿者。他告诉我们,自从竹埠港污染治理工程开始后,这里正发生着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变化。

青草在小道边茁壮生长。

  初秋的天空飘着小雨,彭军和我们走在竹埠港的一条小路上,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青草在小道边茁壮生长。

竹埠港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

  彭军指着一片菜地告诉记者:“以前竹埠港都种不出菜,就算种出来了也不敢吃,现在种出来的菜又好吃又好看,竹埠港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甚至是呷(吃)得出的。”

吹着江风,赏着风景。

  “以前竹埠港的天是灰色的,湘江的水是黑色的,听不到鸟叫,看不到河鱼。”彭军说,当化工厂还没拆除的时候,整个竹埠港都是乌烟瘴气的,现在可以安心地在竹埠港散步,吹着江风,赏着风景。

关停后的湘潭市化学助剂厂。

关闭工厂很值得。

  彭军带着我们来到湘潭市化学助剂厂。“这是我以前上班的地方,现在公司已经拆除了大半了,剩下大门和办公楼还没拆了。”彭军说,曾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虽然看到工厂已经变成废墟了会有点伤感,但是为了保护环境,他觉得关闭工厂很值得。

竹埠港区域的居民们大部分和彭军一样,因为征拆而搬了家。

  如今,竹埠港区域的居民们大部分和彭军一样,因为征拆而搬了家。彭军选择在离竹埠港不远的板塘铺买了房子,和老伴一起生活,每天带带孙子,看看电视,浇浇花,生活很安逸。

彭军给绿萝浇水。

彭军(右一)陪家人看电视。

彭军在照看孙子。

  彭军告诉我们,有时候,他会带着小孙子去竹埠港里溜达溜达,现在的竹埠港环境好了,要是换做以前化企没有关停的时候,他是万万不敢总带着小孙子在那里逛的,“别说孩子了,我们自己都受不了那里难闻的气味。”

  生活变好了,“老竹埠港人”彭军心里的那个“竹埠港越变越美”的梦想也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来源:红网

作者:刘格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9/21/90277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