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国经济论坛2017学术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陈秀 编辑:向宏鑫 2017-09-23 14:23:43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国经济论坛2017年学术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著名经济学家、国际熊彼特学会创始人、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教授霍斯特·汉思奇在年会上作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峣教授在会上致辞。

  红网时刻9月23日讯(记者 刘怡斌 实习生 陈秀)9月23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大国经济论坛2017年学术年会在该校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技术需求、创新优势和大国发展”,被列入“湖南省海外名师讲座”。

  著名经济学家、国际熊彼特学会创始人、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教授霍斯特·汉思奇,湖南省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卢湘丽,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欧阳峣教授,美国迪金森学院金邓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梁华编审,浙江理工大学张海洋教授、广州大学傅元海教授等出席年会。年会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主持。

  霍斯特·汉思奇教授深入分析了工业化的运行机制问题。他强调了“创造性破坏”的良性概念,同时也从贫富差距视角提出了“经济变化中创新性与破坏性极度不平衡”的担忧。他认为,革命性的技术运动在最后实现时能发展出更好的社会,即使其曾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他认为应对“创造性破坏”的重要前提是这个社会准备好了通过教育、学习和研究来掌控未来,愿意接纳变化,有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包括“创造性破坏”的弹性。

  刘霞辉研究员探讨了新熊彼特理论视域下agent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脉络。他分析了基于主体计算经济学(ACE)的概念框架及仿真平台,并从微观、中观及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新熊彼特主义视域下ACE的应用前沿。他认为,ACE发展至今已经20余年,其从微观机理观测宏观现象的研究思路与新熊彼特主义非常契合,在新熊彼特理论及创新相关的研究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金邓建教授从西方兴起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走向科技大国之路,并回答了“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他强调要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培养一批既拥有最前沿知识又有怀疑立场与挑战精神的新型人才,并建立一个开放、平等与宽容的平台让这些人公平竞争,从而涌现出大批科学大师与乔布斯式创新巨人。

  欧阳峣教授从市场规模利益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创新驱动战略。他认为大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获得市场规模利益,但市场规模利益可能导致大国经济悖论,既有可能成为发展的优势即促进技术进步,也有可能成为发展的陷阱即阻碍技术进步,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梁华编审、浙江理工大学张海洋教授、广州大学傅元海教授、南京审计大学易先忠副教授、湖南商学院生延超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袁礼博士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在交流讨论阶段,与会专家们就“大国发展的技术创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袁冬梅教授作了会议总结。来自国内外1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及研究生等参加会议。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陈秀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9/23/90218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