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被关停的长沙铬盐厂厂区内,工人们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淤泥处理工作。
由于其所造成的污染物——六价铬会对周边土壤和水质造成一定影响,自2005年以来,长沙市一直尝试多种方式,对周边环境进行修复。
如今,通过在铬盐厂建设止水帷幕工程和小型污水处理站,重污染区域90%的淤泥都已被挖走了。
潇湘晨报记者 沈颢 长沙报道
10月26日,长沙市岳麓区三汊矶附近的长沙铬盐厂,两艘木船正在清理淤泥。淤泥被清理后,将被压成饼状送到长沙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为什么这些淤泥要被送到长沙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长沙市铬污染物治理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王齐军介绍,这里曾建有长沙铬盐厂,2003年12月因环境污染被关停。但是,铬盐厂最重要的污染物六价铬依然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一下雨,还存在污染江水的隐患。“目前已经挖走9000吨土壤送去填埋。”王齐军说,重污染区域共有6000多立方米的淤泥,如今已运走了90%,治理工作已接近尾声。
限制勘察工程复杂影响治理进度
长沙铬盐厂始建于1974年,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三汊矶(湘江西岸),占地面积约170亩。据悉,该厂是当时全国铬盐行业生产规模排名第二的国有企业,曾为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3年,因环境污染问题,长沙铬盐厂被市政府关闭。2005年,开始进行治理。
王齐军介绍,铬盐厂最重要的污染物是六价铬,属于吸入性极毒物。一旦接触到皮肤,可能导致敏感,或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还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目前,国际上没有治理六价铬污染的好方法,只能逐步摸索。“为了治理铬盐厂土壤污染的问题,我们请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做方案。”王齐军介绍,在治理期间,存在一些客观限制,如现状勘察工程复杂,项目治理经费筹措受限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治理的工作进度。
经多方努力和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治理方案,同时开展铬盐厂周边场地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加强风控遗漏措施,坚决杜绝二次污染。
治理受污染的水和土壤被套在“桶里”
近年来,长沙市工信委、市环保局、湘江新区管委会做了大量工作,在摸清场地污染状况后,完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固工程(止水帷幕一期和二期)。
“止水帷幕就像给整个铬盐厂套了个密不透风的‘桶子’,铬盐厂周边的水和土壤都被套在这个‘桶子’里。”王齐军介绍,止水帷幕建设完成后,污染物不会对“桶子”外的土壤和江水造成污染。如果“桶子”里积了雨水怎么办?王齐军介绍,长沙市政府在离铬盐厂几十米远的地方,建了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站。积水被收集后,通过地下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站。期间,会加入治理药物,对积水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也不能直接排进湘江,会经过二次处理。”王齐军说,进行一次处理后,积水会送到岳麓区污水处理厂接受二次处理。经过二次处理后,才能把水排放出去。
“我们一直在处理重污染区域。”王齐军说,一开始政府希望能做到原位处置,但经过多方论证,还是决定将重污染区域进行异位处置。在进行污染土壤处理时,他们将土壤和淤泥挖出来,压成饼状,再运到长沙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置。“目前已挖走了90%。”王齐军说。
王齐军介绍,今年7月,湖南湘江新区接管后,如今已完成污水处理站的环保验收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根据计划,将于11月底前完成污染场地重污染部分处置工作,年底前完成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沈颢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