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杨胜刚:以创新理念弥补金融短板 实现湖南金融产业新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徐丹 2017-11-07 14:03:1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要补短板,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十九大后,如何把社会各项事业中的短板和短腿补好,不让短板拉后腿,不用长短腿跛脚走路,成为各地着重思考并力争解决的问题。红网时刻10月31日起推出【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栏目,专访湖南智库领军人才,为湖南补短板建言献策。

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杨胜刚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是从事资金融通、信用创造和资产配置的产业,金融强则经济强、财政丰。如今,湖南该如何实现“加快金融业振兴发展”的要求呢?红网时刻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杨胜刚。

  四项不足,湖南金融业落后于地方经济发展

  红网时刻记者: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服务实体经济,也能推进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但目前我省金融业发展存在哪些不足呢?

  杨胜刚:“十二五”时期,我省地方金融业保持了较快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初步构建银行、证券、保险等业态较为完备的地方金融体系,盈利水平也逐步提高,经济贡献度也不断提升。但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相比,我省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仍显落后,与经济发达甚至中西部一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足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规划。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金融的融资功能,仅将金融作为融资平台,缺乏对金融这一战略性资源与产业开发的前期规划,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金融发展无法适应我省“四化两型”建设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出现庞大的资金缺口;二是导致各金融子行业对现有金融资源的“乱砍乱伐”,金融行业在缺乏创新能力基础上展开无序、恶性竞争。相比之重庆、山西等中西部省份纷纷出台金融产业发展规划,我省至今尚未出台相关规划。

  第二方面,金融业的功能发挥不够,整体实力较弱。首先,我省已初步构成较为完备的地方金融体系,但地方金融企业的资产规模小,省本级金融机构的占比过低。省本级金融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仅占全省地方金融企业极小比例。其次是地方金融资源分散。本土银行、保险、信托、汽车金融公司等数量少,比较分散;本土证券、期货、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再次是融资服务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截至2016年末,我省县域存贷比仅为46.9%,近四成的县存贷比不足40%,县域资金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到今年8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66.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个百分点。最后是金融业贡献率偏低。2016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为1268.28亿元,仅占GDP的4.1%,不足全国平均水平7.3%。

  第三方面,金融业结构性失衡突出,创新能力较弱。我省区域和城乡金融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湘西湘南地区金融业发展滞后,金融精准扶贫的难度仍然较大。金融业务过度依赖信贷,直接融资比重偏低。金融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综合功能较弱,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三农”得到的金融支持较少;县域金融机构规模小、创新能力弱、金融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全省金融业尚处于补齐牌照阶段,信用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兴金融业态也较滞后。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低,至今尚无一家金融上市企业。

  第四方面,金融风险隐患增多,管控难度加大。尽管各级政府在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金融风险隐患增多,管控难度加大,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到2017年8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9.1亿元;不良贷款率2.09%(含农信社系统),比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2.02%,高出0.54个百分点。

  五招措施,将金融产业培育成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红网时刻记者:针对湖南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进一步优化金融产业,成为新湖南建设的一个重要推力呢?

  杨胜刚:湖南金融业应该围绕湖南“一带一部”的定位,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充分发挥金融业在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引导功能为重点,以加快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态提升发展为基础,以全力打造省本级金融、产业金融、私募金融、创新金融、民营金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为重点,以加快建设金融要素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为着力点,构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地方金融体系,把金融产业培育成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转变观念,形成共识,树立金融是战略性产业的理念,做好全省金融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尽早出台湖南省金融业发展和改革中长期规划,既为我省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指引,也为加快我省金融业的创新能力提供政策保障。

  第二,重点发展六大领域金融产业。结合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未来产业的布局规划,大力发展政府性产业投资基金,强化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健全适应实体领域投融资发展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大力发展政府性产业基金、私募金融、创新金融、普惠金融、民营金融、互联网金融六个金融产业,加快构建产融结合、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整合资源,把财信金控打造为地方金融的领军企业。金融是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加快金融业振兴发展,必须发挥省本级金融企业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做大做强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作为整体提升我省金融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集合地方金融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重组上市,引领带动湖南地方金融产业的集聚发展,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关于“着力培育能够发行企业债券的AAA级公司”的指示。同时,打造上市平台、地方场外交易平台和融资担保增信平台,推动证券、银行、保险、信托、担保等地方骨干金融企业上市。最后就是打造政府母基金平台。借鉴深圳、浙江、重庆等先行经验,整合政府引导基金及有关专项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将政府基金的出资以资本金形式注入省属企业,并以公司形式搭建政府母基金平台,提高企业资本实力和信用,企业又为母基金募集提供增信和加杠杆服务。

  第四,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2015年,国内的资产证券化发行呈现井喷之势。据统计,今年国内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231个,总额超过了4851亿元,余额超过4000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资产证券化还有很大空间。目前我国资产支持证券规模占GDP比重只有0.5%,远低于美国的60%,也低于日本的3.6%和德国的2.8%。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方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未来几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步伐加快。预计五年内资产证券化将达到2万亿元规模,年均增长40%以上。要积极研究政策,跟踪成功案例,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将资产证券化与盘活存量、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融资利率、调整存量债务结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相结合。

  第五,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工作协调,构建部门联动、综合监控、分级管理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鼓励发挥金融领域专业纠纷调解机构的作用,支持投资者通过调解、仲裁以及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加快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监督和规范发展。深入开展金融法制宣传,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完善投资者教育工作。完善金融执法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内幕交易、非法外汇、非法支付结算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11/07/8939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