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沈梦艳 何青 卢欣 长沙报道
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奔波于各地,默默无闻但内心却有坚持和信仰,将事实和真相第一时间客观地传递给公众,始终坚持着用手中的笔墨和镜头呵护内心的真善美,这就是记者。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十八个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红网时刻记者先后采访了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红网、潇湘晨报的4名青年新闻工作者,我们一起来走入记者的世界,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职业体会。
设立记者节,既有敬意,也有鞭策。这个节日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时刻坚守职业道德,常怀新闻理想。身处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湖南媒体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唱响主旋律,以“四向四做”为职业标杆,忠诚担当,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湖南日报记者李国斌:做“有态度的新闻工作者”
一个公文包,一副眼镜,初见李国斌时,只觉得他“彬彬有礼”,颇有一股“儒士范”,性格随和的他,对新闻很“较真”。
谈到12年的新闻工作者经历,李国斌感慨颇深,他说,一名称职的记者,要真实地记录时代和社会里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如果业务水平不精湛,给读者呈现的信息不完全,作为新闻工作者是比较失败的。”他认为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公众获取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
而记者的责任不能止步于“真实记录新闻”。步入媒体行列,他看到不少同行通过手中的笔,促成某个社会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也深切感受到,在报道事实的同时,记者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有“铁肩担道义”的豪情,唯有如此,记者才能超越“新闻民工”和“码字者”的角色。
多年耕耘文化报道,他发现有些都市类的文化报道,呈现出“只见娱乐不见文化”的趋势。内容上,八卦新闻、小道消息充斥版面;形式上,语言夸张煽情,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标题制作,为了惹人耳目而故意夸张做作,甚至断章取义。对于这种庸俗、低俗甚至媚俗的新闻,李国斌选择做一名“有态度的新闻工作者”,多发现问题、分析现象,深入思考如何推动行业、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媒体的报道,无不希望引起社会和读者关注,在准确恰当的前提下,可以追求眼球效益,但是不能止于此。”他一直认为,进行理性分析和深入思考,这既是记者的职责,也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李特生:沉下去,好新闻才能浮上来
“拍摄《山里边》时,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每个月会到凤凰县禾库镇茶寨村三次……”谈及自己的采访经历,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李特生打开了“话匣子”。
凤凰县禾库镇茶寨村的拍摄,李特生从杜鹃花开,拍到来年冰雪消融,最终在28分钟的视频里呈现,每一帧画面,都记录了茶寨村留守儿童的故事。“《山里边》播放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村里修了公路、新小学,作为一名记者,能影响到他人,记录这个时代的变化,我觉得很有意义。”
《山里边》的故事,只是李特生十年记者工作中的一个片段,在农村长大的李特生,对土地、乡村有很深的情结,作为同事眼里“铁脚板”“独行侠”,他1个月有20多天扎根基层,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纪录片奖。
为了拍好《胡丕宇:不落下一户》,李特生在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雷公潭峡谷搭起帐篷,与虫鸣和繁星作伴,见证夯卡村最后一户特殊困难户的搬迁;为拍摄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中的林鸟,在莽山原始森林里整整蹲守了6天;为探访永州都庞岭山顶上的原始森林,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设备,从早上日出开始爬山,整整爬了12个小时。
“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对新闻事业的一种情怀,到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拍摄没有人看到的东西,讲述没有人听过的故事。”在李特生看来,记者沉下去,好新闻才能浮上来。作为一名广播电视记者,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用“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新闻有温度,文字有力量,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
“记者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谈及如何践行“四向四做”,李特生表示,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传播好党的声音,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做时代的记录者,让报道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记者刘玉先:让手中的笔,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晚上10点,长沙韶山南路258号,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二楼采访中心,依稀有几盏灯亮着。投完当天最后一条稿件,关上电脑,揉揉眼睛打个哈欠,收拾东西回家,这便是刘玉先的工作常态。
刘玉先是红网时政部的记者。一支笔、一台相机便是他的随身武器,这种整日在外奔波、工作占据了生活70%的日子,已走过7个年头。
“7年,尽管只是一个数字,可在这7年风雨无阻的岁月里,是记者这二个字,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在刘玉先看来,记者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见证重要时刻,记录世间百态,感知人情冷暖……
在同事的印象中,他背着背包走进基层,穿过飘着稻穗味的田野,闻过扶贫路上的油茶果。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他代表湖南网络媒体参加十九大首场新闻发布会,推出《【独家观察】十九大的热度,新闻人的新闻》;同时,用镜头带领网友《探秘“新闻发源地”——北京梅地亚中心》,并成为同行镜头下的“网红”……
如同婚姻,职场上亦有七年之痒。刘玉先说,做新闻工作时间越长,发现自己要学习的越多,只有不断地学习、观察,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长为引领时代、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七年的历练也让他对记者这份事业更加的笃定。
“时代的新思潮、新理念需要我们去辨别;新闻工作的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我们学习;时代的新动向、百姓的新需求需要我们去了解。”站在所报道的领域,如何做一名专家型记者,是刘玉先每年与来单位学习的实习记者常提起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作为青年记者的我,常常会感到时不我待。”谈及接下来的计划,刘玉先表示,将继续创作更多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永远保有7年前入行时的赤子之心,让手中的笔,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潇湘晨报记者辜鹏博:让镜头无限接近新闻现场,做时代的记录者
11月8日,是潇湘晨报首席摄影记者辜鹏博的第6个记者节。
时间倒回到4个月前。7月1日晚,暴雨不歇,洪水穿过橘子洲。第二天,暴雨过后的清晨,一夜未眠的辜鹏博在水深过膝的橘子洲头用无人机拍了一组全景视频,获得了广泛关注。
30个小时,辜鹏博始终没有离开抗洪一线,仅仅在车里睡了1个小时。
这或将成为辜鹏博今年采访历程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洪水退了以后,辜鹏博发了一条朋友圈,“在水里走太远,才知道走在平地是多么幸福”。
在洪水穿越橘子洲的时候,辜鹏博的双腿泡在洪水里,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一直往橘子洲头走,直到逼近最危险的地方。“没有想别的,就想着去水更深的地方看看。”事后,说起当时的决定,他说不清原因,“可能就是记者的职业冲动吧。”
2011年,辜鹏博进入潇湘晨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任何时候,摄影记者都是焦虑的,因为他们总想着按下快门”。做记者6年,辜鹏博一直记得潇湘晨报当年出的一套书中关于摄影的那本,书名就叫作《焦虑的食指》。
“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很多新闻在发生,需要我们用镜头去记录去发现。”辜鹏博说,这么多年记者生涯,让自己对社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人并不是生来卑微。2013年,他与自己报道过的白血病小女孩雯雯如今时不时在微信上相互问候。她如今是一个健康、乐观、开朗的13岁小姑娘;芦山地震里,妻子和儿子双双遇难的乐建荣如今过上新生活。“这些年,我们凭这脆弱而又坚韧的肉体,一路成长。”
一年365天,起码有350天,辜鹏博都背着沉重的摄影包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踏上乡野的田间地头,跑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他的食指也按快门按得起了老茧。
工作占据了辜鹏博太多时间,现在老婆和两个小孩都在老家生活,只有他留守在长沙。上周临走前,儿子说要“爸爸和我们一起回”,又哭又闹,当时他心里一酸,转念又和老婆一起安慰儿子。
辜鹏博虽然对老婆和孩子亏欠很多,但他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却很笃定。记者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虽然是谋生的方式,不过也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初心在于大学时的新闻专业主义,梦想自己的报道能改变一些现状,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辜鹏博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他希望可以静下心来多看看书,多接触一些其他行业的知识。作为摄影记者,其实很多好的图片都在摄影之外。
谈到践行“四向四做”精神,辜鹏博认为,这是新时代赋予记者这个光荣职业的使命。党的十九大后,我国进入一个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他仍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怀抱着新闻理想,“让自己的镜头无限地接近新闻现场,快门永不停歇,做好这个时代的记录者。”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沈梦艳 何青 卢欣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