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通讯员 管 震 记者 任 波
昨日,长沙简牍博物馆迎来十周岁生日。记者获悉,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新起点,长沙简博正积极争取早日冠名“中国简牍博物馆”。
10年接待观众千万人次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告诉记者,经过整整十年的发展,长沙简博已成为长沙这座美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未来,长沙简牍博物馆将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对外展览、学术研究、藏品保护、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五年内,简博将成立“长沙简牍保护研究中心”,吸收引进专业人员,进一步整合学术力量,努力申请简牍、竹木类文物保护修复国家级资质,使长沙在全国简牍科技保护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简牍整理出版上,“简博”将加快速度,吴简图书将全部整理出版完毕,走马楼西汉简也将开始整理出版。同时,继续举办“长沙市民文化遗产讲堂”和其他社教活动,更好地向公众传播简牍文化,让文化惠及于民。
自2007年11月8日长沙简牍博物馆开馆以来,长沙简牍博物馆共接待海内外参观者近千万人次,成功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以上领导1000多人;接待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菲律宾、阿联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70万余人。
本月,长沙简牍博物馆将举行“开馆十周年”系列活动。未来数日,全国博物馆专家和简牍研究学者,将就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和简牍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等议题进行讨论。
长沙简博成为星城文化地标
1996年10月,10万余枚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出土。这一考古发现,当即轰动全世界,并获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被世人誉为20世纪继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中国在古文献资料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2007年11月8日,长沙简牍博物馆在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上正式开馆,它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个以简牍为专题,集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为一体,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正式开馆后,该馆集众多文博考古专家智慧精心打造的基本陈列展《文明之路》与观众见面,该展览通过《三国吴简》《中国简牍》《世界文字载体》《中国简牍书法》四个部分,讲述了简牍这一独特文字载体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这一展览随即被评选为“湖南省十年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随后,长沙简牍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举办各类临时展览295场,特别是引进和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特展,如《盛世殷商——甲骨、青铜、玉器珍品文物展》《翰墨留香·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兰亭的故事展》等。每次展览开幕都伴随“博物馆之夜”活动开展,不但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更让来自全国的参观者点赞,在全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成为长沙有名的文化地标。
积极争取冠名
“中国简牍博物馆”
经过十年辛勤耕耘,目前长沙简牍博物馆共计收藏各类藏品十余万件。十年来,长沙简牍博物馆探索出一整套符合南方出土简牍特点、操作流程严谨、有可靠质量保障的保护工作机制,完成了所有有字吴简的脱色和脱水处理与修复包装工作,目前已保护整理简牍10万余枚,共计划出版吴简文献11卷计32册。2015年11月,“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国家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结项验收,标志着长沙的简牍保护和整理工作已位居国内外简牍学界前列。
长沙简牍博物馆在十年以来一直积极引领历史、考古、文献、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馆藏简牍展开积极探讨,极大推进了简牍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汉魏史、三国史、六朝史研究的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美、日、韩等国外研究机构的访问学者纷至沓来,于2001、2011、2016年举办了三次大型国际简牍学术研讨会,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长沙已成为全国简牍收藏保护中心、研究展示中心、简牍资料数据中心和简牍学术交流中心。今年1月,长沙简牍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正式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
当前,长沙简牍博物馆已提出了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新的起点,争取早日冠名“中国简牍博物馆”,建成国家5A级景区的新目标。
据悉,未来五年,长沙简牍博物馆将成立“长沙简牍保护研究中心”,进一步申请简牍、竹木类文物保护修复国家级资质,使长沙在全国简牍科技保护领域的领先优势得以继续保持。在简牍整理出版上也将加快速度,今后五年,吴简图书将全部整理出版完毕,走马楼西汉简也将开始整理出版,届时又会给学术界提供大量新材料和新成果。
同时,长沙简博将举办《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中国简牍文物展》,同时将简牍展览推出去,走向省外甚至国外,让长沙简牍博物馆更具国际范,让中国故事吸引世界目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任波 管震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