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洋记者看湖南】八国媒体湖南初体验:惊叹传统工艺之美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刘威成 2017-11-14 22:43:0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不沿海、不沿边,却与“一带一路”渊源深厚。千年沉船“黑石号”的5万余件瓷器源自长沙铜官窑,湖南潭州、衡州茶叶自唐朝便经西域输往世界各地;湖南文化交流走进泰国、法国、芬兰……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湖南从来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11月13日-19日,“一带一路”主流媒体聚焦锦绣潇湘主题采访中,来自印度尼西亚、阿联酋、泰国、老挝、缅甸等8个国家的16名记者探访长沙、常德、张家界、湘西。这一次,他们将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眼中的锦绣潇湘,而红网记者的镜头,却对准了这些远道而来的“洋记者”。

11月14日,来自8个国家的16名记者首站探访长沙。在“铜官国际陶艺村”内,记者们采访了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谭异超。

参观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记者们被精美的作品所吸引。

阿联酋迪拜中阿卫视记者馨玥面对镜头娓娓道来。

泰国国家电视台记者谭查诺录制介绍湘绣的视频。

  红网时刻11月14日讯(记者 何超)“1000多年前的铜官窑瓷器上居然还有表达爱情的诗句和商品广告!”“我原本以为这幅湘绣是一幅画!”今日,来自8个国家的16名记者首站探访长沙,在铜官窑遗址感受瓷器文化的悠久灿烂,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体验湘绣的神奇魅力。

  铜官窑,流光溢彩的瓷器惹人醉

  上午,一进入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谭异超的工作室,外国记者们便对于其手中正在制作的《雷锋》陶塑作品颇具兴趣,手中的相机频按快门,一张张照片定格的瞬间,也就打开了探访铜官窑陶瓷文化的时空之门。

  “铜官窑的瓷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景德镇的瓷器有什么区别?”阿联酋迪拜中阿卫视记者馨玥拿着流光溢彩的瓷器连连提问。

  作为从事陶瓷研究和美术设计50余年的谭异超来说,对铜官窑的了解早已熟捻于心,他举起手中的碗侃侃而谈:“铜官窑是陶瓷世界釉下彩的发源地,在唐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售到了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碗绘的花纹隐喻了西域的文化,表达爱情的诗句和商品广告也印在了瓷器上。”

  谭异超的回答引起了印度尼西亚罗盘报记者约翰纳斯的注意。在他看来,这些当年“高新技术”中体现的创新和创意精神,与如今长沙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建设思路一脉相承。

  在“铜官国际陶艺村”内的旺兴窑内,长达49米的窑炉遗址中,记者们一头钻进窑洞内,感受昔日繁荣的生产场景。在铜官古街内,记者们对陶艺大师展示的拉坯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湘绣研究所,“我以为这是一幅画”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已拥有2500余年历史,浓郁的湖湘文化特色和精湛的工艺早已深入人心。在湖南湘绣研究所内,琳琅满目的湘绣作品让记者们大饱眼福。

  “amazing!2500多年的湘绣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在花精力去做,还有这么多人保护它!”约翰纳斯一边拍照,一边对双面异形绣作品赞叹不已。

  “现在我手边的是一幅非常珍贵的湘绣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刺绣技艺是如此的高超与精湛,眼睛部位有26个色阶。”在看过栩栩如生的湘绣作品《虎头》后,馨玥面对镜头娓娓道来。她说:“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幅画!”

  在研究所的湘绣车间内,望着正一针一线绣出精美图画的艺师们,菲律宾每日论坛报的查理难掩心中的喜悦,频频为他们点赞。“他们更在意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而不是以经济价值论事,这种行为值得称赞!”而让他“苦恼”的是,“那么薄的纯丝上居然有两面不一样的图画,真的很神奇!我不知道该怎样用文字向读者介绍这项惊人的技艺。”

来源:红网

作者:何超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11/14/8921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