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80后航拍师展现湖南美好图景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黄河 2017-11-23 23:48:36
时刻新闻
—分享—

黄罡用无人机拍摄的中车株洲智轨列车。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长沙报道

  阳光正好,蜻蜓直直地飞着,金黄色的稻田随风起伏,一幅丰收的画卷。黄罡用他的航拍无人机完成了几个稻田空镜头的拍摄。“湖南不愧为鱼米之乡,回来的时候这些水稻应该都收获了。”拍完这个镜头,黄罡即将启程去云南开展新的拍摄项目。

黄罡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

  今年32岁的黄罡,从2012年开始玩航拍,至今已有5年时间,经历了航拍器材和技术的变革。从模型小飞机到在小飞机上装上相机拍摄,再到用无人机拍摄,他的装备也不断更新换代。“当然,摔飞机、丢飞机在前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玩飞机的最高境界,叫‘提控回家’,就是只能提遥控器回家了。”他开玩笑地说。

  航拍是从平面到三维的一个过程。不仅仅有横向和纵向的区别,还有高度的因素,要在最快的时间完成。在飞机升起的两分钟内,就要想好怎么拍。“其实时间很紧的,蛮考验构图和拍摄技术的。”黄罡说。

  喜欢玩飞机和航拍,是因为天空带给黄罡的安全感。这种情感的依赖,慢慢变成了爱好,到现在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业。“带着它们去过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他拍了无数的异国风景。

  但今年黄罡突然想拍拍家门口的人文和地理。“2017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新征程的开启,作为航拍师,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

  这时候,央视新闻频道的《还看今朝》十九大特别报道栏目组正好找到了他,想做一期《湖南如此多娇》,讲述湖南在这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需要航拍一些镜头。这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黄罡欣然接招。

  其中的一项任务是拍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智轨列车。而此列车最近刚刚成功入围由伦敦设计博物馆发起的“比兹利年度最佳设计奖”。它使用独创的自动循迹、轨迹跟随、主动安防等智轨控制技术,同时平移了实时以太网、永磁牵引等最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灵活等诸多优点,成为城市出行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

  黄罡拍摄时间为两天,以一位老公交车司机的视角讲述他眼中几十年来公共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从老旧的公交车到电动公交车再到智轨列车。

  拍摄的前一天,黄罡在中车株洲的停车坪里看到这辆绿色的智轨列车时,还是比较震撼的。“感觉中国的车身设计越来越科幻了,不像以前是个大铁疙瘩。”这样流线型的车身充满了科技感,让黄罡很兴奋。他提前踩好了点,到拍摄的那一天,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空镜、大场景、以工人为前景,融入了跟智轨电车有关的人物关系,完成了拍摄。

黄罡正在中车株洲拍摄智轨列车。

  接下来,黄罡还去稻田里拍摄了一些空镜头,给《湖南如此多娇》里提到的湖南龙山超级稻收割测产提供素材。

  而他的伙伴们,此时也正在洞庭湖、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安化茶山、常德桃花源、湘西矮寨大桥这些能展现大美湖南、实力湖南的地方取景拍摄,呈现出一幅幅在蓝天白云下俯瞰湖南的美好图景。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黄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11/23/8895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