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岁末年初,湖南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喜报频传:电影《十八洞村》在全国上映后,获得票房过亿的佳绩;备受瞩目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揭牌奠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又将新增一张闪亮名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起全省人民“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磅礴力量,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发挥了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理论,理论宣传展现出新气象
全省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1万多场;电视理论节目《社会主义“有点潮”》播出后好评如潮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树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
旗帜指引方向。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中央宣讲团就来到湖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交流。湖南也迅速行动,省委宣讲团的专家们分赴市州、省直机关、本科院校和大型企业宣讲十九大精神近120场,与基层群众开展座谈交流14场。全省各市州、区县也相应成立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1.4万多场,开展基层座谈交流4600多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
高深的政策理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就能引起群众共鸣。2017年10月,电视理论节目《社会主义“有点潮”》播出后,好评如潮。该片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人民网、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制作,以“一座岛、一本书、一门炮、一艘船、一个特、一个梦”6个关键词,生动呈现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成为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的有益探索,中宣部在全国予以推介。人民日报刊发的《〈社会主义“有点潮”〉到底“潮”在哪》,评价该片“从片名题材到内容甄选、表达方式,均充满正能量、具有亲和力,展现出理论宣传的新气象”。
去年,20多万场各类百姓微宣讲,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湖湘智库领军人才“十人谈”“献金策”、专家谈打造“五个强省”等主题活动,发挥了智库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一系列活动、一大批成果,进一步筑牢了干部群众的思想根基,坚定了“四个自信”。
围绕中心工作,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一主线进行报道;组织推出专题报道50余个
2017年6月22日至7月2日,11天时间里,总量达570亿立方米的雨水从天而降,倾泻到三湘大地。三湘四水,全线拉响警报!
“把防汛抗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危急时刻,省委发出了保卫家园的号召。1000多名新闻记者开赴抗洪一线,一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步发力、驰援抗洪救灾的风景被历史定格。新闻工作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对党忠诚的本色,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战场在哪里,新闻人就在哪里!”这一年,全省新闻媒体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一主线,围绕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治理等中心工作,用笔墨与镜头抒写了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答卷。
“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十九大”“牢记总书记嘱托”等重大主题报道,充分展现全省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起到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十九大期间,省直主要媒体刊播原创稿件4900多篇,及时传播大会精神,充分报道湖南代表团风采,全面反映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会后,推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十九大代表在基层”等专栏,在全省营造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服务发展大局,传播党委政府声音,营造主流舆论强势氛围。先后组织推出《全面深化改革在湖南》《今朝湘企更好看》《实干在湖南》等专题报道50余个,大力宣传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亮点成就。
聚焦脱贫攻坚,绝不让一个老乡在全面小康的征途上掉队。湖南日报、新湖南、红网等陆续组织推出《精准扶贫在三湘》系列专题报道,湖南卫视推出8集系列特别报道《为了人民》。
让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
推出“扶贫楷模”王新法等重大典型;评选出“湖南好人”360人(组);全省注册志愿者超过942万
今年1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追授生前在湖南省石门县扶贫的王新法“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2017年,王新法这个名字在神州大地广泛传播。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的他,2013年退休后,不远千里来到石门县薛家村义务扶贫。2017年2月23日,他因扶贫过度劳累,突发心梗去世。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传播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湖南通过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推动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殿堂走进广大人民群众,让核心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而是刻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
2017年,重点推出了“扶贫楷模”王新法、“忧乐典型”叶剑芝和“抗洪救灾”系列先进人物等一批重大典型。匡兵、温琦华夫妇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新法、首嫣嫣等11人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年共评选出“湖南好人”360人(组),55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通过“草根英雄”“凡人善举”的故事,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湘潭市、韶山市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至2017年底,湖南志愿服务网注册志愿者超过942万,注册团队超过18800个。
加快改革创新,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9个项目获湖南省首届文化创新奖;《十八洞村》等一批文艺作品反响热烈
在2017年5月的全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上,新闻宣传作品《县委大院》、大型文艺活动“欢乐潇湘”“雅韵三湘”、新湖南客户端等9个项目获得湖南省首届文化创新奖,进一步激励了文化人的创新热情。2017年,我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87.57亿元,同比增长1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新增华凯创意、高斯贝尔、中广天择等3家上市文化企业。出台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监管制度体系,稳步推进国有文化企业体制改革。
群众唱主角、草根当明星,“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吸引30多万群众参演、800多万群众观演。艺术家下基层,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惠民演出10685场;“雅韵三湘”艺术普及计划演出238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高雅艺术。省博物馆、新湖南大厦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建成完工,成为湖南新的文化地标。
2017年10月17日晚,细雨绵绵,花垣县十八洞村的200多名村民观看了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影片《十八洞村》。听到片中熟悉的乡音,看到熟悉的场景,乡亲们激动万分。这一年,电影《十八洞村》、电视剧《秋收起义》、戏剧《袁隆平》等一批精品力作反响热烈,电视剧《彭德怀元帅》获中宣部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全省文艺创作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过去一年,从“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芬兰”到“亲情中华”“纯粹中国”境外演出,从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到“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湖南积极落实“开放崛起”战略,实施文化“走出去”,“湖南故事”传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湖南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五彩斑斓的桥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