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月30日讯(记者 易添麒)巍巍麓山,是无比厚重的湖湘文脉核心,泱泱湘水,是涌不尽的湘人创新热情。一座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让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有了崭新的外延,无数曾在麓山下艰苦求学的学子对此翘首以盼。
两会期间,两位省人大代表以不同的视角,请求重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动力源泉、创新核心地位,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推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加快建设。
以专项政策凝聚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发展合力
——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张迎春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是湖南乃至中南地区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实力最强的区域。张迎春认为,要激发这一区域的发展活力,真正为湖南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应当调动起高校和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并从资金、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
据此,她建议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支持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的专项政策,支持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二中心一高地”,即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中心、国际国内领军人才的汇聚中心、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高地。
政策应当从省级层面明确高校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高校投入、研发、转化等指导性要求,纳入对省属高校的考核内容;同时,对部属等高校、对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机构的,出台鼓励政策,调动高校全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此外,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活动搭台、金融助力,构筑“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落实科研人员享受70%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等相关政策,激发高校教师、研发团队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造力。
此外,张迎春建议支持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继续加大世界级专业高技术人才引进力度,率先开展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全国知识产权评议试点等工作,支持全球联动创新;支持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创建国家实验室,成立专门团队,在新材料、生物生命科学、军民融合智能装备等3个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
加大经费投入 以国际视野谋划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
——省人大代表、湖南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朱训德
十多年来,朱训德一直保持对大学城的关注。在牛津、剑桥等国外高校游学、考察期间,朱训德曾不止一次感叹,尽管岳麓山文脉绵延不尽,但大学城建设始终没有按下“快进键”。
“这两年,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的步子终于迈开了,这让我们这些在这里生活数十年的老人非常高兴。”朱训德认为,坐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家“双一流”高校,超过12万科技人员和20多万在校大学生富集的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目前获得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湖南为自己的发展树立了长远的目标,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将为湖南提供真正长远的创新动力,用‘百年大计’形容亦不为过。”
朱训德建议,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城和创新策源地建设,以更大的经济投入和更坚实的财政保障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提供助力。此外,要注重保存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麓山脚下的历史文化典故和名人等文化符号,向世界讲好“麓山故事”;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不断优化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周边环境。
“我们要共同担当起建设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历史使命,让这里成为自然风光最美、书声琅琅不绝、科研活力迸发的地方。”朱训德说。
来源:红网
作者:易添麒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