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年后再度开馆,湖南省博物馆创新文物展示方式,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参观者带来新颖体验,这不仅拉近了大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也让历经流年的文物重新焕发新时代的光彩。近日,红网记者走进湖南省博物馆,带来“新湘博·新体验”系列报道,讲述湖南省博物馆创新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秦芳 实习生 刘知宜 长沙报道
躺在博物馆里的面貌古老、内涵艰深的文物,怎样才能吸引更多步履匆匆的现代人?闭馆陈修五年,焕然一新的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新湘博”)在文物陈列和展示上也采用了全新的手法,运用动画演示、球幕投影、临摹游戏等新的技术手段,让文物内涵变得可视、可听甚至可感,使得观众能够走近文物,更加深入、立体地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动画分解展现 T形帛画“活”了!
辛追墓T形帛画历来备受瞩目,近来又亮相“网红”节目《国家宝藏》舞台,自然是大家必看的焦点。新馆开馆后的几乎每个观展日,T形帛画都会里三层外三层的被参观者包围。
T形帛画又叫“非衣”,出土时覆盖在辛追夫人的内棺上,作为墓主灵魂升天的媒介。帛画从上至下分别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因帛画上的图案纷繁丰富,在以前,如果恰好没有碰上解说员,普通观众也只能看看热闹,而无法理解帛画中绘画的深层含义,甚至无法看清帛画上的具体内容。
而现在,新湘博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帛画各个部分一一分拆开来解说。在这件文物展示区后方,竖立着一面大屏幕。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辛追墓“T形”帛画的讲解动画。动画将帛画上的图案拆解为地下、人间、天上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各个图像又分开呈现。有趣的是,这样的讲解并不需要讲解员的声音。动画对各个图案的标注解释,伴有活灵活现的动画效果,使得原来“躺”在棺木上、“躺”在展柜中的画面“活”了过来。
借助这种画风古朴简洁、色彩绚丽浪漫、标注一目了然的动画视频,即使是小朋友,也能兴趣盎然地在此驻足几分钟,感受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对永生的追求。
球幕影片带你走近现存最早天文学著作
马王堆利豨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是世界是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该书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进行记录,并运用星象占卜吉凶。书中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了从秦王政元年至汉文帝前元三年七十年间木星、土星、金星的运行位置和会合周期,都与现在的测值极相近。而与《五星占》并列展示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同样是一本利用天象占验吉凶的图书,书中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对彗星观测的惊人成就。在两千多年前没有精密仪器设备观测星象的时代,古人仅凭肉眼观测就已取得这样的成就,着实令人惊叹。
然而,这样的两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因以古代文字书写,而且还有许多残破,仅仅观览帛书的原物,观众是无法理解书中含义的,也无法认识到其历史价值。
于是,新湘博将出土帛书中所描绘的星象宇宙,搬上球形荧幕,以动画演示、音频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介绍这两件文物所呈现的汉代天文成就。在球形荧幕厅中,观众可与古人同赏一片星空。
跟着动画《导引图》 汉代“保健操”跳起来
不仅现代人有“保健操”,古人同样也有。彩绘气功《导引图》,反映的就是当时一种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体育医疗方式。马王堆利豨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绘有44个人物,31处有文字说明,标注每个动作的名称及功用。
新湘博将《导引图》中的内容做成了动画,展区内,一个动画古装男子在电子屏幕左侧演示每一个动作的做法,右侧则标注了动作的名字及这种运动方法所针对的病症。
在这个互动体验区里,观众可以跟着电子屏幕上的动画演示学习做这套汉代的“保健操”,将文物与健康一起带回家。如果你恰好膝盖疼,不妨学学第23个动作,上身挺直,转体向右,下肢屈膝。
“声”临其境——乐器听赏体验区
琴、瑟、竽、筑、笛……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精美的陪葬乐器,然而,这些在汉代贵族中十分流行的古典器乐,许多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听到了,更加难以想象轪侯家中楚歌乐舞、琴瑟和鸣的景象。
展厅中,这些文物陈列柜旁边有一个展示台,上面放置了一些乐器文物的复制品,观众可近距离观察。不仅如此,展柜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只要观众戴上展柜上的耳机,点击带有相应乐器名称的按钮,就可以听到这些乐器演奏、合奏的声音了。
在马王堆陈列的另一个角落,总有不少观众低头用手指在电子屏幕上书写着什么。原来,这是新湘博设计的一个互动环节。在这里,观众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的书法临摹,在游戏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帛书文本的内容,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刘知宜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