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死里逃生,默默回报社会
遭遇意外时,得到好心人帮助,他萌生回馈社会的想法
2007年,宁乡市民高先明遭遇车祸,抢救6天6夜才醒过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渡过了难关。由此,他萌生了回馈社会的想法,尽管那时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但还是先后捐助了一个白血病男孩和一名贫困生。
2017年,高先明又遭遇意外,在工地做事时被手指粗的钢筋刺入身体,这一次,他再次幸运地死里逃生。感恩命运的眷顾,“担心再出意外”,他给这名贫困生准备了10000多元,为其上大学做准备。
3月6日,来自宁乡回龙镇的高先明正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照看生病的岳父,他说,今天是岳父做手术的日子。无论是病床上的岳父,还是家中的妻子,或者正在读书的孩子都不知情的是:他花了1万多元资助一名贫困学生。
高先明39岁,脸色红润,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很难把他和“死里逃生”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不止一次。幸运的是,每一次意外最终都平安度过,也许出于“幸存者的感激”,或是“受人恩惠要回报”的心理,经济状况好转的高先明决定帮助更多的人。
第一次意外
好心人的50元、100元凑出救命钱
2007年2月的一天,在工地做事的高先明加班到傍晚6点多,便搭乘同事的摩托车回家,不料与一辆轿车相撞。“同事抢救了13天后不幸身亡,我昏迷了很久。”头部遭重创的高先明经医院抢救6天6夜才醒来。
由于摩托车主无证无牌,超载驾驶且错道超车,负事故主要责任。但他已经去世,大部分医药费压力落在了高先明自己身上。“那个时候家里没钱,很多钱都是我老婆挨家挨户讨来的。”大家50元、100元的捐,虽然大部分不是巨款,但最终积少成多集齐了数千元。
之后,在法律援助中心以及有关部门的调解下,高先明供职的工程建设公司赔偿80000元。经过3年多的休养,高先明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他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挺过来,全靠大家的捐款与爱心人士的帮助,“我这条命都是他们给的,很感谢”。
经历第一次意外后,高先明一直想做些什么回馈社会,公司的赔款到位后,高先明寻找着捐助对象。高先明说,2012年,他捐助了一个株洲茶陵的白血病男孩。
2016年,在多方联系下,他选择了宁乡一中的一名高中生作为资助对象。
宁乡一中学生资助中心教师姚新苗介绍,高二学生小月(化名)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小月家是当地的贫困户,妈妈在她1岁的时候就出走了,爸爸有精神疾病,小月一直跟奶奶生活。“因为家庭情况,她有些自卑。”姚新苗说。
2016年9月起,高先明开始对小月进行捐助,他觉得小月的身世与自己有些相似:高先明6岁丧父,8岁时母亲改嫁后跟奶奶相依为命,12岁被迫出外谋生。
第二次意外
再次死里逃生,增加捐助金额
2017年,高先明遭遇第二次意外,这一次他又获得命运的眷顾:他在工地上做事时,一根手指粗的钢筋从腰部刺入身体,幸运的是,钢筋没碰到他的重要器官。“可能再扎偏一点,我就没命了。”逃过一劫的高先明,休养数月后再次恢复了健康。
第二次死里逃生的高先明担心再次发生意外,这一次他准备了10000多元,打算捐给小月。姚新苗说,2016年至今,高先明分4次给小月送钱。“前三次每次都是一千多,第四次他准备了10000多元。”
姚新苗说,小月获得帮助后,“吃穿还是跟以前一样,相当朴素”。高先明第四次给小月10000多元,是因为要为其上大学做准备。“他在工地出事后,担心以后再出现意外的话,这个心愿就无法完成了,所以第四次给的多些。”姚新苗说。
高先明与小月平时联系不多,考虑到这个年纪孩子的自尊心,他尽量避免以一个恩人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以后会一直资助她,不需要她有什么回报。”
秘密
家境慢慢好转,瞒着家人进行捐助
2007年的车祸之后,经过漫长的恢复,高先明最终再次干回老本行:建筑工地做泥工。家庭的经济状况慢慢好转。
高先明说,自己的年收入约5万元,妻子在一家熟食店打工,月薪是2000多元。虽然家庭算不上富裕,孩子读书与岳父的病都需要用钱,但是自己仍想帮助他人。“这是给自己树立的一个目标。”
给自己定下帮助他人的目标后,高先明就尽力完成自己“回馈社会”的心愿。早在2016年,他就打算捐款1万元,一直寻找合适的捐助对象。车祸时为他维权的律师说,“1万元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他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都没有,村里有些人认为他被车子撞坏了脑壳”。少数知情人不太赞同他的举动,多次劝阻未果,高先明执意要捐款。
高先明坦言,这些钱都是自己省下来的“私房钱”,“有一天如果被发现了,我相信我爱人会理解支持的,因为她也是个有爱心的人。”高先明说,他曾向家人承诺,这辈子不抽烟不打牌,做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潇湘晨报记者 骆一歌 实习生 刘正昕 长沙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骆一歌 刘正昕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