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8日讯(记者 王诗颖 汪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鄢福初说,自己感受到了一片春日景象,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通篇都贯穿了一种民本主义思想,“我感觉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文艺界的代表,鄢福初这次带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建议来到北京,他希望能够完善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以湖南为例,县一级的美术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有一些标准不高,不符合现在的要求,需要提升和改造,还有一些县还没有建设起来。”鄢福初认为,文化产品要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直接服务基层的人民群众。他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要把县一级或者县以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建设纳入整体规划。
同时,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言人”,鄢福初始终坚持力推湖湘文化,“除了作为文献的整理和文物的保存外,湖湘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挥它的当代价值。”鄢福初说,在湖湘文化中,光是古代的文献就足以让湖南人产生自豪,湖湘文化有一种担当精神,《岳阳楼记》中的想他人之所想,《爱莲说》揭示了古代的廉政文化,《离骚》的浪漫与豪情……这些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湖南人。
而如今,湖湘精神更要发挥当代价值,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鄢福初带来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呼吁用健康的文艺作品引领社会风尚,要让有正能量的、充满民族自信和自豪的、让人产生启发的文艺作品成为时代思潮的主流。“作品需要具有艺术性和纯粹性,艺术作品的纯粹性决定了艺术的高度。”鄢福初认为,如果不尊重艺术发展的本质规律,所有的艺术作品生产就有可能背离这个时代。另外,艺术作品也要具有人民性,现在的文艺家往往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创作作品,但是如果作品不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那么这个文艺作品的传播就很有限,“所以我们要倡导文艺家深入生活,只有生产这样的作品才受欢迎。”
鄢福初认为,在各种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文艺作品的阅读更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获取信息量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升华和价值观的趋向,尤其对于年轻一代,要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在年轻人的生活世界里,也要找到中华民族之根。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大了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投入,并且大幅度提高了艺术创作资金,提高了文艺人才的培养力度。“现在湖南的文艺环境越来越好,湖南文艺创作的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在湖湘文化的发展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汪衡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