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长沙3月14日讯(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何力)20余年前,一件唐长沙窑,在湘江挖沙时重见天日。民间收藏家李天然在收藏了多年后,割爱捐赠给了株洲市博物馆。
今日,在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文物捐赠活动”中,湖南省文物总店以及李天然等5名民间收藏家,总共捐赠了121件藏品,体现了他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无私情怀。
3件战国彩绘陶捐赠给湘潭市博物馆
在捐赠仪式上,湖南省文物总店郭学仁总经理代表湖南省文物总店,向湘潭市博物馆捐赠了战国彩绘陶敦1件、战国彩绘陶尊缶2件。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刘彬徽介绍说,战国彩绘陶敦为古代食器。器型仿青铜式样,由两个半球形器合成为球状。盖钮和足作兽形,盖上彩绘旋涡纹,器口边沿环绕菱形纹装饰。敦与鼎、壶等器组成一套陪葬礼器,在战国时楚地较为流行,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而湖南省文物总店捐赠给湘潭市博物馆的另外2件战国彩绘陶尊缶, 为仿青铜陶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典型的楚器。器形丰圆饱满,盖上有四环钮,口沿外有凸棱一周,腹部有四个对称的环钮,盖、腹部有一周圆圈纹。尊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鉴配合组成一套酒器。
刘彬徽认为,古代楚国的文化中心就在湖南、湖北一带,此次捐赠的3件战国彩绘陶器,对研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湘江里挖出长沙窑捐赠株洲市博物馆
此次捐赠活动由湖南省文物总店倡议组织,是湖南省民间收藏家首次集中无偿捐赠,其中民间收藏家李天然向株洲市博物馆捐赠了1件唐长沙窑青釉执壶。
李天然捐赠的这件唐长沙窑青釉执壶,是20余年前在湘江里面挖沙时挖出的。他认为,唐长沙窑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段辉煌历史,把自己心爱的珍藏捐赠给博物馆,有利于藏品的更好保护和文化的传承,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刘彬徽认为,这件唐长沙窑青釉执壶敞口,短颈,丰肩,圆腹,平底。肩部一侧置八棱形流,对侧置手柄,通身施青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胎质灰白。壶的颈部和八棱形流,较盛唐时期稍长,属于晚唐时期长沙窑制品。
在捐赠仪式上,胡劲松向隆平水稻博物馆捐赠汉代铁农具4件,卢运全向隆平水稻博物馆捐赠西汉彩绘云纹茧形陶壶1件、向湘潭市博物馆捐赠传统木工工具108件,陈湘舟向株洲市博物馆捐赠清高浮雕双狮戏球木构件2件、醴陵窑釉下墨彩松鹤图盖罐1件,杨志宏向株洲市博物馆捐赠仿宣统醴陵窑釉下五彩花鸟纹琵琶尊1件。
民间捐赠是博物馆收藏重要补充
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文物捐赠活动,是正在长沙举行的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重要内容之一。
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湖南省文物总店、湖南古玩城、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承办的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共有国内外3000多名参展商、5万多名收藏爱好者参加,期间还将举办民间收藏房间交易会、全国文物交流会、玉器鉴赏学术讲座等主题活动。
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收藏越来越火,越来越热。民间收藏与国家收藏相伴而生,相携而行。博物馆是对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接受捐赠是其藏品的来源之一。对于博物馆而言,民间捐赠的意义十分重要。民间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也是衡量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此次活动捐赠的121件文物,均已经过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何力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