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3月31日讯(记者 宁奎)“种植‘富硒丑柑’4120亩,带动367户1100人脱贫致富”“年出栏‘富硒黑猪’5000头,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种植‘富硒辣椒’500多亩,带动150户贫困户脱贫”……3月29日至31日,来自全国近50家主流媒体来到慈利,见证了在“硒有慈利”品牌影响下,慈利县农业产业在春天里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
慈利县境内资源繁多,物产富饶,54%的表层土壤达富硒标准。自然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去年,慈利创造性地推出了全省首个县域公共品牌“硒有慈利”,突出品牌引领的产业战略,重点打造富硒产品集群产业,实施“互联网+硒有慈利+扶贫”方式,引导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为进一步打响“硒有慈利”这一全省首个县域公共品牌,乘着2018“硒有慈利”产业精准扶贫暨杜仲王雄花开媒体采风活动的春风,慈利县向各地媒体展现了“硒”有资源的魅力。
“‘硒’成为慈利农业产业化‘加速剂’。”采访中,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县拥有以“硒”为主打的农业企业80余家,富硒产业基地150多万亩,开发富硒农产品100多个,研发出拥有全国特色富硒农产品称号的“康添牌”富硒大米、“富硒红酒”“富硒凤头土鸡”等一系列“硒有慈利”知名品牌,助力10000余人精准脱贫。
“已经启动16个富硒产业园区建设。”慈利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以“硒有慈利”品牌为主导,全县将建设30个富硒农业产业园区,总面积达300万亩,可实现年产值150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宁奎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