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0日讯(通讯员 蔡颂 李瀚 记者 刘怡斌)4月10日上午,长沙岳麓山满目葱茏,生机盎然。庄严的蔡锷墓前,堆放着簇簇清明节时人们敬献的鲜花。
“而今国士尽书生,肩荷乾坤祖宋臣。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在蔡锷墓前激昂朗诵蔡锷诗句的,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7级的同学。他们在国家教学名师、历史系教授李育民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上一堂“回到历史现场”的历史课。
20世纪初叶,中国国运多舛,人民困苦,蔡锷和其他仁人志士一起,勇敢地挑起历史的重任,救民族危亡于既倒,以致积劳成疾,为国捐躯。
李育民认为,蔡锷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政治家、军事家和民主革命家,值得国人永远铭记。历史系的学生是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把课堂搬到历史现场,可以让同学们在对历史情境和细节的体验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李育民是国家教学名师,一直以来,他躬耕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几年前,他带领的教学团队为适应时代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教育部“‘三结合’理念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围绕提高历史学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一体四翼”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为主体目标,以培养专业学习能力、专业研究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四翼”,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目的。
该模式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得到了具体实施,成效显著。
2009年以来,李育民教授带领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学改革团队,从多个方位出发,分工合作,就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实践。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团队成员通过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团队成员作为专业课任课教师,在教学、考核、项目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尝试;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方面,团队成员中的教学法任课教师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团队成员发挥任课教师与学工系统教师合作的优势,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联动与合作,教与学、教与研、学与研之间在实践中有了良性互动。在此驱动之下,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一体四翼”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在全方位得到提升,而且使之养成了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合作意识、服务意识,实现了立德树人,成绩显著。
来源:红网
作者:蔡颂 李瀚 刘怡斌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