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英雄烈士谱】蔡和森: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罗兴湖 尹晓奔 编辑:王津 2018-04-30 10:38:1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月5日清明节,红网、时刻新闻从这一天起,推出“为了民族的复兴•英雄烈士谱”大型系列报道,纪念为了民族复兴事业而奋斗、牺牲的英烈,弘扬传承英烈精神和社会正气,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蔡和森。

  红网时刻记者 谭卫丰 通讯员 罗兴湖 尹晓奔 娄底报道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周恩来同志曾说:“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邓小平同志曾说:“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

  日前,记者来到娄底市双峰县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感受这位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烈的伟大胸襟。走访蔡和森研究专家,探寻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光辉典范的点点滴滴。

在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倡导的下,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

  成立新民学会,不忘对改造社会的理想之心。

  翻开《习近平讲故事》来寻找双峰元素。在第108页《革命的青春》故事里,习总书记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领导人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革命理想,立志为民奋斗。毛泽东同志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他25岁同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发起成立新民学会……”

  1920年,杨昌济临终前,给友人章士钊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人”。这“二人”指的就是杨的得意弟子,毛泽东与蔡和森。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不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研究,而且注重社会调查,向社会广求知识。他们把向书本学习叫读有字之书,把向社会学习叫读无字之书。

  1918年4月14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14位青春焕发、风华正茂的青年,踏着轻松的脚步,兴致勃勃地来到岳麓山下刘家台子蔡和森的家里。新民学会成立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会议确定学会宗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章程要求会员“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青年时代的蔡和森就以改造社会为初心,立志做新民、新青年。这与当前国家提倡的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有着惊人的相似。

1920年,蔡和森首个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

  倡建中国共产党,不忘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之心。

  1919年12月,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女友向警予一起,举家赴法勤工俭学。抵达法国后,蔡和森则以顽强的毅力,如饥似渴地阅读上百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废寝忘食地“猛看猛译”。在到达法国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不忘追寻真理的信仰初心,先后译出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一批马列著作的重要章节。

  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第一封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党主张:“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又给毛泽东寄去第二封6000多字的长信。这一次,蔡和森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的组织为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收到他的来信后,毛泽东更是热情回复:“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蔡和森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筹组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虽然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他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31年,蔡和森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用生命铸就忠诚,不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之心。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这是蔡和森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蔡和森投身革命以后,就把全部精力和热忱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他自小生活艰辛,并患有哮喘病,参加革命后,长期处于艰苦的工作和紧张的斗争环境中,经常陷于贫病交加之中,但他任劳任怨,不知疲倦地工作,通宵达旦地写作。工作累了,写作倦了,就直接横倒在床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写作、继续工作。他的著作就是这样呕心沥血地拼出来的。

  蔡和森时刻以党的事业大局为重,当革命遇到挫折,个人因受到错误处分被撤销领导职务时,他也没有任何怨言,依然赤胆忠诚,忘我工作。他严守党的纪律,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1931年,他从莫斯科回国后,曾提出去中央苏区工作的申请,但还是无条件服从了组织上派他去香港就任两广省委书记的决定。当时,广东党组织遭到破坏,香港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曾有人劝他不要去香港,他说:“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安危。”蔡和森同志一到香港,就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在他冒着危险出席香港海员的一次重要会议时,不幸被捕。

  蔡和森被敌人从香港引渡到广州关押。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信念坚定、壮志凌云。尽管受尽严刑拷打,但依然从容镇定地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百般折磨其肉体,摧残其筋骨,但其革命意志却愈加坚定。他鼓励狱中的同志坚持斗争,相信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蔡和森同志的壮烈牺牲,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和坚贞的革命气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蔡和森用智慧和激情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用生命和热血践行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他那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永远镶刻在鲜艳的党旗上,永远激励着我们担当与前行。他,永远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楷模。他,正是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典范。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罗兴湖 尹晓奔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4/30/85420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