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1日讯(记者 刘璇)春夏季节雨水充足,蘑菇生长旺盛。怎样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长沙市宁乡市食药工质局为此做了大量的“野生有毒蘑菇防控宣传”工作,市食安办印发20000份预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宣传画、宣传牌发放至全市各乡镇(街道),入村入户进行张贴。
宁乡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张鹏介绍,通常来讲蘑菇中毒可以分为八类,症状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急性肝损害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三种。蘑菇中毒发生后,首先一般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上吐下泻,剧烈腹泻。“如果发生疑似蘑菇中毒的状况,第一时间应到稍大一点的医疗机构进行医治,视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洗胃、催吐、甚至血液过滤等处理。”
张鹏说,很多市民还是凭过往的经验去识别蘑菇是否有毒,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多误区。部分市民认为颜色艳丽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毒,其实湖南省境内发生中毒最多的灰花纹鹅膏菌、裂皮鹅膏菌都是颜色普通的纯白色,但它们在野生蘑菇里,毒性是最强的。还有市民认为,蘑菇上生虫长蛆就没问题,其实不然。部分市民还认为,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烹饪,若液体变黑有毒,不变则无毒。“其实这样的判断也是错误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市民认为生长在有猪粪、牛粪等环境下的蘑菇就有毒,而生长在大树下的蘑菇就无毒,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蘑菇是否有毒,跟它生长的环境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