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老社区树新风,“庭院支部”有大魔力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唐芳芳 编辑:刘威成 2018-05-15 22:07:03
时刻新闻
—分享—

改造后的王家垅社区廉政文化墙整洁靓丽。

王家垅社区庭院党群活动室,小区居民经常到此地借书、喝茶、打乒乓球。

王家垅社区庭院党群活动室内。

  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通讯员 唐芳芳 长沙报道

  庭院美了,亮了,住得更舒心了。

  这里就是长沙市王家垅的43号庭院。

  院外,“党风带家风、家风促民风”的宣传墙古色古香;院内,绿荫下的居民活动室里,图书、报刊、棋牌等一应俱全,老人们下棋打牌、看书阅报,其乐融融。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个活动室是一个破旧单车棚改造而来。

  “以前,这里地面坑坑洼洼,污水横流,大家乱搭乱建,很闹心。”说起庭院的过去,71岁的老党员洪功德深有感触。

  这个小庭院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长沙市冷冻厂宿舍,两栋楼里住着96户居民。企业改制后,宿舍区年久失修,成为“没人管、没人清理垃圾,没有活动场所”的地方。

  社区推行“庭院”党建管理模式后,将庭院里的30多名党员聚拢建起了支部。当过冷冻厂副厂长的洪功德因在院内居民中有影响力、有管理经验被推送为“支部书记”。

  “家门口建支部,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归属感更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了!”洪功德说。

  “有事支部就组织大家一起商议,对暂时不理解的居民,党员上门做工作。”洪功德欣慰地介绍,在去年社区提质改造中要拆除各类违章建筑,有一户郭姓居民家在门前搭了棚子,里面堆满了杂物。他带着支部成员和社区专干一起上门恳谈,对方很快答应就拆除了棚子。

  车棚改建了,停车规范了,墙体翻新了,地面铺上沥青混凝土,下水道也疏浚了。

  “老院换了新颜,住着舒服多了。”居民严丹高兴地说。

  在王家垅社区,像43号庭院这样的情况很多。不少企业改制后,宿舍楼里散落许多 “无人接收、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处交纳党费”的“三无党员”。社区党委坚持每年建设一个“庭院党支部”,推行“四卡一册”管理模式。

  什么是“四卡一册”?四卡即党员身份卡、党员服务卡、学习卡、群众评议卡。一册即《党员亮相手册》,记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详细情况。

  可别小瞧这“四卡一册”,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形象树起来、专长秀出来,接受群众的监督,更把服务送到了居民群众的心坎里。

  “如省民政厅、湖南绸厂等在职党员亮出身份后,主动联合社区解决辖区内居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社区书记陈慧介绍,铁路宿舍党员冯俊依托自主创业的小餐馆,免费为社区内的空巢老人提供盒饭。“社区有位叫龚雪君的老人,吃了一年半的免费盒饭,逢人就说,冯俊就像她的亲儿子。”

  记者了解到,社区里30号、76号等庭院建立了党支部。30号庭院支部党员们帮扶独居老人13人,认养公共绿地300平方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支部69岁的老党员周孝英目前随儿女搬离开福区,但他也冒雨乘公交车赶过来参加了昨天的组织生活。

  “这样的方式很好,我们有了归属感,作为一名老党员,路再远我都会来。”周孝英说。

  不仅如此,社区根据居民自治的理念,组建了“红白理事协会”“麻将自律协会”“老妈妈协会”等10个草根自治协会。

  ——挑选出一批热心干事、有说服力、干得成事的党员担任会长,实现了“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定的规矩自己守”。

  特别是“红白理事会”,社区有老人突然去世,年轻晚辈不懂习俗,理事会成员免费来帮忙。要是“守旧”晚辈想违规大肆操办,理事会成员自会上门劝阻。

  同时兼任“白理事会”会长的洪功德介绍,“就在上个月,社区里有一位姓甘的60岁老人去世,很多亲友都买了一捆捆的鞭炮准备放。经过他们上门帮忙和劝说,最后一个鞭炮都没放。老人的后事处理得很有序、简单,送走老人后,亲友在家里简单吃了个饭。”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处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第一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调研王家垅社区后,为这里的基层党建、居民自治等特别点赞。

  唐白玉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厅社共驻共建,湖南省民政厅将对社区发展建设加大支持力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人本化的服务,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唐芳芳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5/15/85104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