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始于1951年的营业执照 她家三代传承的粽子卖上直播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编辑:李丽 2018-06-16 11:03:45
时刻新闻
—分享—

板凳上挂置着刚刚包好的粽子。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穿行在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弥散在每个空气分子里的都是一股浓厚的市井气息。

  与周边耸立的高楼相比,这里慢得别致,闹得生气。沿巷子往里,便是董娭毑粽子专卖小店,20平方米的老宅虽不起眼,却大有来头。每年端午的味道,从这里开始渗至街头巷尾。

  “这里的碱水粽,有小时候的味道。”一根筷子,从粽子大头一端插进去,在盛着白砂糖的碗里打个滚,碱水粽沾满白砂糖,“吃上一口,混着白糖的甜腻,像回到童年,有种说不出的美味。”

门口包粽子的刘文军,一脸和煦。

  女婿自嘲“既好吃又好学” 继承岳母娘“祖业”

  说是董娭毑粽子店,老板却姓刘。平头,麻衣,一脸和煦,刘文军,既是店里的老板,也是包粽子的大师傅,30多年的“米来粽往”,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师傅。

  一盆糯米,一簸箕粽叶,一把挂满丝线的板凳,用着最原始的材料和包法,技巧虽早已轻车熟路,但刘文军对每个粽子都不敢轻视。

  二三张宽大的高山粽叶层层相叠,叶片左右交叉卷成圆锥形的喇叭状,再填入混着馅料的糯米直至身形饱满,用筷子一压,菱角更加分明,脚踩在挂满丝线的板凳上,麻利一绕,一个菱角状的粽子出现在手间。

1951年的营业执照。

  “买卖是丈母娘传下来的。”刘文军指着年代久远的营业执照,上面写着“以不妨碍交通为原则”“核准指定地点经营”等字样,登记单位是“长沙市摊贩联合会”,落款时间是1951年。

  “那时主要是做长沙传统小吃,像香油饼、牛角饺子、眉毛酥……到端午才包粽子卖,这些都有祖上的秘方。”刘文军笑言,“我既好吃又好学,丈母娘可能正是看中了这点,便把‘祖业’交给了自己。”

买粽子的市民。

  67年传统手艺代代传承 粽叶里编出时光变更

  67年,粽子手艺在代代传承,也见证着老长沙的变化。

  30年前,长沙的街边文化渐渐消退,很多家庭不再自己动手包粽子,刘文军夫妻抓住机会,端午节期间,小吃摊变成粽子专卖店。

  “起初店里卖的全是白糯米粽,形状以牛角为主。”到了1980年代末,粽子玩起了新花样,有了绿豆、红豆和花生粽。

  不满足于拥有祖辈学习的手艺,刘文军“大吃四方”,学习其他地区粽子有着怎样的味道和花样。

  到19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鲜肉粽和蛋黄粽,刘文军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从最开始单一的口味,到如今糯米鲜肉、板栗鲜肉、经典原味等八种口味,从开始的牛角粽,到现在三种形状。“口味可以创新,但不能胡乱搞。如今市面上的‘水果粽’‘麻辣粽’让人无法理解。”

  年逾半百,知命之年,刘文军对传统手艺越是敬畏,“该有的传统做法绝不能丢,粽子还是要有粽子样。”

张凯在核对快递单号。

  给粽子插上“互联网翅膀” 卖上直播平台

  手艺传承,需要往上“溯源”,往下“传学”,有人来“继承”。

  2015年,刘文军的侄子张凯从一家IT公司辞职,跟伯父学起了包粽子的老手艺。“包粽子比想象中的难学,需要耐心,坐得了冷板凳。不仅代表经济上的回报,更是心智的磨练。”

  3年,张凯掌握基本技巧。在保持传统同时,粽子也卖出了新花样。

  运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张凯建起了公众号和网店,从单一的店铺销售,销往更远的千家万户。店面也变成了两个,正街上的店用来销售粽子;巷子里的店面主要用来把包好的粽子进行分类、真空打包。

  白天,刘文军坐在门口包粽子,张凯在一旁用手机接单,有时,也会开个直播平台,直播老刘做粽子的过程。

  “我们的粽子最远卖到了新疆、西藏。”2016年,一位援疆的老伯回到湖南,到浏正街走亲戚,吃到老刘包的粽子,让孙女记下了这里的微信公众号。

  2017年端午,一个来自新疆的消息出现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当时,她买了170多元的粽子,邮费用了150元。”这样的故事,似乎经常上演。一片片粽叶,包裹着几代人怀念的美味。

  如今,以刘文军老婆命名的董娭毑粽子已注册成商标。未来,刘文军准备和侄子一起,继续发扬粽子传统文化,“想把‘祖业’更好地保存下来,当成一个文化,一个品牌,传承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6/16/84253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