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湖南“00后”团队夺冠

来源:红网 作者:严远丹 编辑:陈雪骅 2018-06-21 22:53:14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设职业技能比赛,湖南“00”后团队夺冠。

工程测量队成员调试仪器。

  红网时刻记者 严远丹 通讯员 龚颖 胡雅柔 长沙报道

  近日,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工学校) 工程测量代表队荣获中职组工程测量比赛团队一等奖。这是湖南省首次在此项目摘得全国桂冠,也是该校自1973年建校以来,首次问鼎国家级技能大赛。

  从全国10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支状元团队究竟是何来头?优异成绩背后,学校对于培养能工巧匠又有什么“独门秘籍”?为此记者来到学校进行了深入探访。

  平均年龄不足18岁,历经极端训练

  团队由四个大男孩组成,最小的17岁,最大的19岁。脸上和胳膊上皮肤黝黑,备战训练时,常有校外队打趣道:“瞧,那些非洲小伙普通话说得真不错。”这些与年纪身份不相符的特征,在四个大男孩看来是荣誉勋章,也是破茧成蝶的代价。

  工程测量队的训练和比拼与其他项目有些不一样,都在户外。风吹日晒,训练中团队成员每天都得背着三四十斤重的测量器材,负重跑步十余公里,脚上水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最多时一天磨了9个泡,最后都成了厚厚的茧。保持动作,反复瞄准,精确到毫米,裸露在外的皮肤晒红了蜕皮,脱皮后继续晒,最长的一天11个小时暴晒在外,粒米不进。恶劣极端天气训练、高强度体能训练、良好心理素质训练等等都是备战期间四个大男孩的家常便饭。

  然而训练之初,成绩并不理想。在国家队选拔预赛中,学校工程测量队在省级6个队中排名第5,这意味着如不触底反弹,入选国赛资格即将泡汤。针对理论考核严重拖后腿的现实情况,指导老师赵远航立即与校方连夜调整战术,除了题海冲刺,队员还注重从做题到讲题的训练,为了实现分数质的飞跃,他告诉记者“不仅要会做题,而且我们还要求队员轮流当小老师,把解题思路说出来。”

  此外,为了争分夺秒,团队还列出了严苛的训练作息表,军事化管理精确到秒,困了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学,累了互相鼓励,一个也不能掉队。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魔鬼集训,团队创造了奇迹,理论成绩最差的队员从预赛时54分飞跃到总决赛时100分,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匠人”不仅是一种体力劳动者,更实践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训练苦不苦?话不多的队长陈勇点点头,“实在坚持不住时,赵老师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训练期间与队员同吃同住同睡,赵远航因此也成了此行参赛教师眼中的“另类”。赵远航觉得,技能大赛中精度比速度更重要,训练中每一个细节他都力求精益求精,包括现场记录的每一个数字和卷面的工整性,“做到100%才是工匠精神,差0.01也不行”。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年轻队伍,在总决赛中突遇下雨,却表现出超乎年龄的从容和精湛技艺,首次征战便一举拿下全国中职组测量比赛团队一等奖。

  校企合作办学,精准打造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校预制构件生产实训车间,记者见到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周伟生。作为建筑学科带头人,他介绍说,眼前这间宽敞的车间,是学校建筑实习实训七大场馆之一,为学生们充分掌握预制构件识图、模具拼装、钢筋加工和绑扎等提供了1:1的实操条件。“周伟生创新工作室”和“罗建湘创新工作室”于去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贺辉告诉记者,创建名师工作室,是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老带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步伐的创新举措。

  创新工作室,是培养教师后备力量的蓄水池。而在校园,另一个“第二课堂”同样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它也是陈勇和团队成员们最初被学校选拔出来的地方。教务副主任文成介绍,“第二课堂”是同学们的课外兴趣班,针对各种赛项学校选拔和训练人才的课外“练功房”。“国赛一等奖的荣耀和喜悦还在校园内弥漫,这下听课的学生该要‘抢号’了。”教务处主任岳曙笑道,实际上,为了保证课堂质量,“第二课堂”对上课人数做了规定,一般按10人左右的小班上课,而上课的老师来头也不小。

  “学校的老师大多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这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贺辉见证了学校20年来的发展变化,“长沙市职教和成教先进单位”“全国企业职教培训先进单位”……她如数家珍向记者介绍着会议室墙上挂着的近50块荣誉牌匾,她说“这背后是我们被行业和社会的逐渐认可。”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岳曙介绍,为建立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学校将此作为头等大事,一点也不含糊。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到开展定向班、实施“订单培养”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与3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校企共同研究确立培养目标、制定校本教材、精准实施培养计划与师资建设,共建培训实习基地,制定培训方案,聘请企业高精尖技能人才担任指导教师,积极促进学校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谋求专业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的无缝连接。同时,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达到理实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特色德育,让“工匠精神”走得更远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既是黄金时代,也是充满挑战的时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校长、党委副书记马玉敏告诉记者,为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培育多种实用性人才,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身体力行,在“厚德强技、自强不息”的核心价值观里,让“工匠精神”走得更远更扎实的是品德,为此学校积极以法制纪律和行为习惯教育为抓手,实施构建“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德育模式,已形成一个基本完善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并获得由人社部认定的“第一批阳光德育校创建活动宣传学校。”

  学校积极“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为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岗位”,着力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专业设置贴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已形成了电气、建筑和机械三大龙头专业体系,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是湖南省技工院校省级精品专业。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各类专业(工种)技能等级证及上岗证。校企合作定制化精细人才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了学生“未毕业先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5%。

  赛后,多家知名企业已向陈勇和他的三个小伙伴伸出橄榄枝,其中中国水电八局有限公司更是有与他们签订正式合同的意向。2015级的他们,接下来将前往水电八局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来源:红网

作者:严远丹

编辑:陈雪骅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6/21/84152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