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老师彭花(二排右三)和学生一起在研究实训模拟案例。
彭花带着学生参与2018“踏瑞杯”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竞赛。
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长沙报道
弘扬“工匠精神”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培养融合起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老师彭花有自己的探索。
“我希望,在专业实践中,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劳动情感和创新意识能不断提升。”这名被学生称为“花花老师”的“80后”,近日带着学生参与2018“踏瑞杯”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竞赛,一举荣获南部赛区一等奖。最近,她又带着学生完成了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先进制造业新生代技工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助力学生称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课题研究成果获取全国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教改成果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实践+创新是技能人才的根本”
很多时候,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不是学生的技能水平不高,而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不足,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专注、专治、一生坚守的“工匠精神”,基于现状,彭花老师带领学生开启了“工匠精神”培育之路。
2016年,彭花拿下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省社科基金有关“工匠精神”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学生的特点、教研教改等方面展开调研和探索,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课题调研、企业实践、参加讲座,观看“大国工匠”宣传片,在实践中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辅导技能大赛是一个辛苦活。为参加“踏瑞杯”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竞赛,她打破传统教学,挑选出12名学生,组成5支参赛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专业技能培训。学生们跟着彭花老师一起研究实训模拟案例,探索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策略,集思广益一起努力试图找到更好的经营管理思路和专业技能技巧。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彭花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同吃同睡,经常指导学生到晚上十点,为一个专业问题不停探讨,试图找到更完美的解决方法。为了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实操水平,她为学生们购买资料,拓展思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管理的实际操作,彭花老师联系了行业专家,请行业专家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她带着学生们在草坪上聊人生和理想,释放压力。
在4个月的时间里,学生通过全真的角色模拟,从公司的战略出发,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亲身体验公司设立、岗位设置、求职与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荣获团队南部赛区一等奖。
“这不仅仅是一纸奖励,更重要的是在训练和奋斗的过程中学生培育和认识到了一种精神,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彭花老师说。
“老师敬业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实则让我感动,让我肃然起敬。”竞赛团队中的刘燕燕说。
“让学生像花儿一样开放”
除了专业引导,彭花老师更在乎学生的心理健康,她经常说的一句话,职业学校要传技,更要育人,“希望学生像花儿一样开放,有梦想有情怀。”
在实际教学中,彭花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的专职教师,还担任几个班的班级导师,在迎来送往中,她坚持传递着爱的力量。
在新生班级中,彭花老师根据新生入校的懵懂状态,某些同学因高考不利而进入职业院校,思想出现消沉,彭花老师及时干预,给予同学们学习规划建议,鼓励其奋发图强;方同学性格较内向,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心态也不够稳定,她第一时间深入谈心,及时给予学生勇往直前的勇气,顺利毕业;章同学与同寝室同学有些摩擦,情绪低落,彭花了解实情后并进行心理辅导,为其解决问题,不良情绪得以释放。
对于贫困学生,她会制作一个表格,不但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让孩子们学会坦然面对困境,学会自力更生。
“花花老师在我们的心中更像是一名知心姐姐,在我们迷茫和遇到困惑的时候,她会为我们给予有效的指引,缓解我们心中的压力和焦虑。”翟家婧说出了学生们的心声。
“关爱学生,育人育心,树立师德之魂,我希望自己余生都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把爱洒向学生,让彭花感到无比幸福,她说,孩子们学到真本事,也能找到好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承担者,培养新时期职业人才,职业院校的老师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接下来,彭花将组建一个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兴趣班,让更多有志于提升自己技能水平和实操能力的学生加入团队中,义务对组员进行培训,“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提升,实操水平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在培训中培育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工匠精神悄然融入学生血脉,激励他们成长成才。”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