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风采】 雷胜银: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毕生追求

来源:红网 作者:刘林霞 编辑:徐丹 2018-07-03 10:35:14
时刻新闻
—分享—

褪去工装,换上正装的湖南省工会十六大代表雷胜银。

褪去工装,换上正装的湖南省工会十六大代表雷胜银。

  红网时刻记者 刘林霞 长沙报道

  2008年,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装厂上线二班班长雷胜银,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次接触工会。

  2018年,褪去常年穿着的工装,换上一年难得穿上几次的正装,佩戴好代表证,37岁的雷胜银带着湖南吉利汽车公司主任工程师的身份,“盛装”走进湖南省人民会堂,参加湖南省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心情紧张又激动。

  若说一辈子只为做好一件事,那技术创新和进步便是雷胜银毕生的追求。这十年间,从车间班长成长为公司主任工程师,雷胜银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和技术水平的升级。

  在生产一线 他是公司里的“关键先生”

  “我是干技术的,长篇大论说不来。”7月2日,面对记者的镜头,雷胜银朴实温和的面庞显得有点紧张。然而,正是凭着这种“少说多做”、埋头苦干的精神,没有高学历、没有镀过金的技校毕业生雷胜银,成为吉利汽车空调系统的“关键先生”,一手装配各式绝活,为公司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从一名普通的进城务工青年,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劳动模范。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雷胜银却觉得自己和其他工人并无差异,甚至更单一。

  2000年从学校毕业,雷胜银就被分配在吉利汽车发源地——豪情公司的一线,成为一名普通的装配工人。“我之前在学校期间学习和接触到的主要是货车相关知识和维修实践,到吉利从事轿车的装配,这在当时看来是充满挑战的。”实际操作中,雷胜银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白天,他主动向老师傅请教,晚上就躺在床上“啃”汽车理论书本。通过不断钻研,他成为了本职岗位甚至整个工段的行家里手,还当上了班长,成为车间的技能高手。

  如果说雷胜银自来吉利之日起,就一直在细心打磨他的技术之剑,那么到了第七个年头,他终于有了亮剑之时。2007年,在全国第三届汽车(乘用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中,雷胜银代表吉利集团在这场高手如云的“汽车技能盛宴”中,顺利解决了对手企业设置的多个隐蔽性极强的故障,获得三等奖,并取得免试高级技工的职业资格。

  此后,雷胜银的这把技术之剑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普通装配工人,到车间班长,再到如今的公司主任工程师,雷胜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步伐坚定地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汽车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阳光大道。

  在无数个“雷胜银”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吉利汽车公司产值连续5年超百亿,先后获得“全国质量管理优秀企业”“湖南省民营企业工业制造业10强”等荣誉。

  在服务一线 他是职工们的“辅导员”

  面对越来越多的荣誉、越来越高的职位,雷胜银依然保持着质朴的本色,始终活跃在一线,做职工们的“车间辅导员”。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吉利汽车的生产线上,雷胜银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新员工的身旁,对于自己掌握的技术,雷胜银从来不会有所保留,反而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并传授给新来的员工。

  “从进入吉利工作以来,我自己都不清楚带了多少徒弟,培养了多少后备技能标兵。”雷胜银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的技术都提升了,造的汽车也就更好了。

  “我以前是在生产一线,现在是在服务一线。”雷胜银表示,生产线上的职工们有问题、有困难都会想到自己。在了解到一线职工渴望有更多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和机会后,雷胜银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争取。目前,公司工会会定期举办技能分享会、大讲堂等活动,职工们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更高了,技能型人才层出不穷。

  立足本职工作 做技术创新的“尖兵”

  在雷胜银眼里,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只要坚持立足平凡岗位,创造自身价值,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那么如何创造自身价值呢?雷胜银简明扼要地用“创新”两个字进行了回答。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 雷胜银坦言,技术行业更新换代快,如果不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稍不留神,可能就要被社会淘汰。作为非公企业的一名技术人员,我们更要加强学习,思想上时刻保持先进性,与时俱进;同时还要练就一身扎实本领,这样,面对新要求、新技术的时候才能做到“不乱神”;要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对照标杆,提升自我。

  “革新无大小,能用就是宝。”在吉利汽车创新项目中,也有很多依靠一线职工的智慧,提升设备运行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例子。车辆下线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要排查车辆问题,测量线束的通断情况就是需要排查的情况之一。“若被测量的两点距离较远,常规的测量工具就无法使用,需分段测量,这样效率很低,是否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制作专用测量工具?”接到职工反馈后,雷胜银很快提出解决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又好几次听取了职工们的意见,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轮修改最终完成了方案,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测量结果直观明朗。

  雷胜银说,在现场遇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才会有新的感触、新的灵感。因此,要做技术创新的“尖兵”,还要深入一线,把培育创新的“土壤”放在班组,挖潜职工智慧,用好职工的“金点子”。

  “我们赶上了一个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好时代,我将与全省产业工人一道,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不负这伟大时代。”对于未来的技术创新,雷胜银信心满满。

来源:红网

作者:刘林霞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7/03/8389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