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年】从棚车到高铁 火车的速度见证衡阳速度

来源:红网 作者:周海波 编辑:何冰 2018-07-12 22:27:2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周海波 衡阳报道

  认识一座城市,常常从一座火车站开始;认识世界,常常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火车站,能见证一座城市的荣光,火车用她逐渐提升的加速度,见证一座座城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衡阳火车站旧照。(衡阳火车站供图)

  衡阳火车站成立于1935年,从初建时主体站房为1栋3层楼房,到如今占地1万余平米的客货运综合性车站,并另外建立高铁衡阳东站。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时速从几十公里到300多公里。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无数雁城儿女见证过,体验过,其中年近8旬的老乘客刘奎成深有体会。

衡阳火车站近期照片。(资海波供图)

  刘奎成上班时经常因为公务往返于衡阳和长沙,如今退休还经常乘坐火车,对火车有种特殊的感情。“我记得七十年代坐火车都是烧煤的蒸汽火车,火车头烧得到处是煤灰,速度又慢。” 刘奎成谈起坐车就打开了话匣子,边用手比划着,“过站就停,从衡阳到长沙要6个多小时,哪像现在高铁37分钟到达。”

棚车,就是俗称的闷罐车。(图片来自网络)

  刘奎成还提到了棚车,就是俗称的闷罐车。“那时候春运特别难买票,有时候只有坐棚车,没有座位,没有窗户,洗手间都没有,开起来好慢,从株洲到衡阳要3个多小时,那滋味特难受。”

  “80、90年代,主要是坐绿皮车,没有空调,半开窗户,速度提高到100公里左右,字母K表示快车,T表示特快,Z表示直达,我都记得,后来还出现了红皮车,蓝皮车,速度越来越快,设备越来越好。”刘奎成介绍。

绿皮车内景。(图片来自网络)

  衡阳火车站工作人员王小兰还讲了个笑话:“以前开会的时候,有工程师说火车要大提速,在衡阳吃完早餐,中午可以赶到广州吃中餐,我那时候还想根本不可能,因为当时两地之前坐火车要10个小时,没有想到不久就实现了,而且只要两个多小时,根本想不到。”

  2009年底,高铁衡阳东站正式投入使用,动车时速到达300余公里,用它风驰电掣的速度极大缩短了城市的距离。刘奎成乐呵呵地说,“我现在坐高铁从衡阳到长沙只要40来分钟,到广州只要2个多小时,旅游、探亲很方便,坐车体验很好。”

高铁衡阳东站内景。(资海波供图)

  快捷舒适的坐车体验在40年前是种奢望。“七八十年代别说座位,乘客像沙丁鱼一样人挤人,过道、厕所都是人,有时候座位下都躺着人,有次我去北京,站了三十多个小时,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酷刑。”刘奎成谈起往事,连说“想不到”。“到了现在坐高铁,人人都有座位,温度恒定,开起来很平稳,以前不敢想象。”

  王小兰还曾经纳闷过,新建的高铁衡阳东站会不会对衡阳站带来很大的影响。“高铁运行近10年来,我们衡阳站的客流没有明显的减少,后来我想明白了,主要是旅客流动频率增加了,现在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出差、探亲、旅游的频率增加了,还有就是买票简单多了,当初买票要通宵达旦排队,现在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买到。”

图为上世纪90年代衡阳站春运期间旅客排队等待进站的场面。(衡阳火车站供图)

  刘奎成对买票还记忆犹新——“以前买票都是在火车站售票厅买,要排很长的对,还经常买不到,春运期间,衡阳火车站要搭几个大棚给买票的和候车的遮风挡雨,催生了大量的倒票'黄牛党'。现在好了,动动手指就能订票,还是实名制,'黄牛党'都失业了。”

  从纯数字编号到“K字头”“Z字头”,再到“D字头”“G字头”“C字头”,从“慢慢游的棚车人在囧途”到“飞驰的高铁人在坦途”,中国铁路不断提速,衡阳人们的出行速度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目前,衡阳市正努力打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1个机场”“1条湘江黄金水道”“8条高速公路”和“9条铁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基本成型。改革开放的浪潮,让衡阳人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来源:红网

作者:周海波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7/12/8365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