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年】“世界锑都”锡矿山趟过大风大浪迈向新高度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高芹 2018-07-16 15:55: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长沙报道

  资水穿城而过,锡矿山巍然耸立,这里是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有“世界锑都”之称。

  鼎盛时,冷水江锡矿山矿井林立,云集20余万人;衰落时,锡矿山饱尝行业萧条的苦楚与转型升级的阵痛。起起落落中,它螺旋式奋勇向前。

  不能说锡矿山只是一座山,因为山上满是厂房、民房和烟囱,万家灯火的夜晚更是充满浪漫;也不能说锡矿山就是一座城,城市里没有这遍地的矿产和一望无际的山野。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站在锡矿山山巅,一幅现代工业科技与农耕文明交织的画面波澜壮阔地呈现在眼前。

  沧桑遗存 石壁上依稀弹痕记录风云历史

  从冷水江火车站出来,仿佛就能立刻感受到锡矿山的气息。高耸的楼房、繁荣的商铺,工矿业给这个毗江县城带来了巨大的富足与荣耀。

  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从市中心来到锡矿山脚下。只要愿意,也可以把车子一直开到山顶。因为要把采炼的矿石运往世界各地,锡矿山上的公路纵横交错。

锡矿山科技工业园。

  锡矿山产的不是锡,而是锑,生产量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占全国的1/3。早在1541年,锡矿山锑矿就被发现,当时的民众误把锑认作锡,故名锡矿山,并一直沿用了下来。1897年,矿山才正式开采。

  刘玉涛是锡矿山展览馆的讲解员。她说,1997年香港回归,正好是锡矿山100周年矿庆,所以这段历史很好记。

  锡矿山展览馆是湖南省第一家企业展览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锡矿山工程处”办公楼原址上建成,2007年开馆。

  跟随刘玉涛走进展览馆大楼,斑驳的红墙、木板楼,仿佛在诉说着这座老矿山风雨沧桑的故事。而当一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映入眼帘时,我们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锡矿山展览馆是湖南省第一家企业展览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新化县人邹源帆、晏咏鹿探访锡矿山,拉开了近代中国锑工业序幕。

  后来,湖南巡抚陈宝箴主持设新化锑矿行政局,实行民采官收官炼,又因技术匮乏和缺乏资金改为商办。当时矿区有采锑公司130余家、炼厂30余座,美、俄、德、英、法、日、西、葡等国也设了“多福”“开利”“合利”“修和”等“洋公司”。

  1949年10月,锡矿山解放,矿产资源收归国家所有。1950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锡矿山矿务局,统一管理锡矿山地区锑的探采。2001年,锡矿山矿务局整体改制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刘玉涛说,展览馆现在已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前没有保护意识,厂矿文物丢失很多,馆里只是保存了一小部分,但矿山上现在还有古巷道、送风房、羊牯岭碉堡很多遗存。

  羊牯岭碉堡很好找,远远就能看到它孤零零地站立在一个小山岗上。要爬到它跟前却有点难度,小山岗上杂草丛生,碎石交错,一时竟找不出一条上去的路。

  矿山老员工廖朝勇一马当先,披荆斩棘,当起了“开路先锋”。好不容易,大家才气喘吁吁地爬至碉堡面前,只见周围各种齐腰高的茅草在微风中摇曳,而这个青砖石堆砌起来的羊牯岭碉堡却依旧是那么的伟岸和从容。

  廖朝勇介绍,1931年,矿商段楚贤的开源公司与同利公司争夺地盘,双方调集军队,发生武装冲突,打死同利公司工人一名。随后,段楚贤私立矿警一连,人枪百余,相继修建了羊牯岭和源和两个碉堡。目前,羊牯岭碉堡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好最大的碉堡。

羊牯岭碉堡是长江以南保存最好最大的碉堡。

  推开碉堡破旧的大门,就如进了一个深井,仰头就是一个四方的天。碉堡原先是被搭建的木板隔成五六层的,因年代久远,这些木板都已经腐烂不堪,若不是石壁上的依稀弹痕,恐怕也没有人会想起这羊牯岭碉堡以往的风云历史了。

  血性矿山 多少彪炳千古的大事在这里发生

  羊牯岭碉堡下面就是一片灰瓦红砖砌成的民居,走在整齐的老石板路上,静悄悄,好不容易才能看到一两个衔着烟斗的老人家,眯着眼睛有意无意地瞟我们一眼,又自顾自地吸起烟来。

  谈起碉堡附近陶塘街的风云际会,廖朝勇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抗战时期,这里曾云集了20万人,这里是历史的见证者,多少彪炳千古的大事都在这里发生!

  廖朝勇说,锡矿山是湖南第一个建立党组织的工矿企业,革命斗争史是整个矿山发展史里重要的一个篇章。

  早在1916年5月6日,锡矿山工人就举行过大规模的罢工,声讨袁世凯的复辟罪行。“血性”和“担当”在这里从来都不陌生!

  1925年,负责中共湖南区委工作的李维汉增派肖石月、仇寿松等人来到锡矿山,开展工人运动。那年冬天,中共锡矿山特别支部在肖家湾小学内部成立。

  “五卅惨案”反帝爱国大游行、“马日事变”大支援……几乎每一次关乎国家安危的重大事件,锡矿山工人都挺身而出。

作业中的锡矿山工人。

  “你不要小看脚下的这片土地,说不定这里就是当年的大将军、大英雄站立的地方。”廖朝勇说,当年,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军团政委王震、参谋长李达等人都来锡矿山登台演讲过,宣传红军的政策和宗旨以及抗日救国的真理。

  这是一片充满光荣与使命的土地,它的故事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但从廖朝勇简单的线条式介绍里,就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厚重和深沉。多少年来,锡矿山万千职工一直都没有辜负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卓越的智慧擦亮了“世界锑都”的品牌。

  目前,锡矿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锑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商,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那年代,谁能进锡矿山工作,那是全家族人的荣耀。”廖朝勇1996年就成了家族里的荣耀,他先是锡矿山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后来进入公司的二级单位当工会主席,现在是锡矿山宣传工作的负责人之一。20多年来,廖朝勇的个人成长,随着锡矿山的起起落落,一路向前发展。

  从漫山遍野的高低厂房一路下来,走进新旧交织的大小车间。《锡矿山企业宣传片》的一段解说很能让人产生共鸣:这是一个点,中国近现代锑工业的起点;这是一条线,1897年发端,向未来无限延伸;这是一个面,锑从这里出发,腾江倒海,奔走于全世界。

  文化高地 趟过大风大浪迈向新的高度

  锡矿山不仅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公安分局,还有自办的电视台、报纸、网站。陈虹曾在《锡矿山报》工作多年,文质彬彬,人很随和。说起锡矿山的历史与发展,他变得严肃和认真起来,语速很慢,生怕少说或者说漏了点什么。

  在他如数家珍的介绍里,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世界级”“一流”“前列”……他把发黄的书籍和老照片摆在大家面前,让我们相信他的真诚和真实。

  陈虹说,锡矿山100多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每一次大风大浪,它都能坚挺过来,然后进入另一个新的高度。

锑冶炼烟气脱硫系统。

  这是为什么?因为有“锑都文化”!

  “锑都文化”是锡矿山的企业文化,也是矿山职工们多年来奋勇向前的源动力。陈虹介绍说,“锑都文化”是结合锡矿山的实际情况,汲取了“海洋文化”“儒家文化”“梅山文化”的营养而形成。

  “儒家文化”的“仁义礼孝、经世致用”,陈虹表示,这不需太多的解释。但“海洋文化”和“梅山文化”的确造就了“锑都文化”的特色。

  锡矿山在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背景下开采,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胆略,后来在欧美等西方列强掠夺开采的同时,也是把先进的西方采矿技术带了进来。新中国成立后,锡矿山与苏联专家合作,无论是厂矿建筑风格还是工艺技术都深受其影响。现在,锡矿山的锑矿销往全世界,更是与全球的专家、厂商交往甚密。所以,“海洋文化”始终贯穿整个锡矿山的发展。

  锡矿山坐落在冷水江市,这里相传是蚩尤故里,“吃得咸,霸得蛮”的本土“梅山文化”在大部分锡矿山职工的血液里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地层深处,用汗水与心血,用锄镐甚至十指把璀璨的锑矿石、锌矿石采出来、背出来,建筑起人们日夜居住的高楼大厦,充实起大家经常出行的车船,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付出?

  “有了这样的勇气和付出,锡矿山还有什么样的风浪不能趟过?”陈虹说,“锑都文化”成就了锡矿山职工的本色,延续了锡矿山的百年辉煌,在未来的发展中,它仍将继续着它的光荣使命。

穿戴整齐,矿工们准备下井作业。

  诚如陈虹所说,锡矿山是从大风大浪中走来,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在改革开放中华丽蜕变。

  2001年,锡矿山矿务局整体改制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根据上市要求,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作为存续公司,成为湖南有色金属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辅业剥离出来,成立湖南有色锡矿山资产经营公司。

  近年来,面对严峻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公司按照集团“回归经营本质,提质增效和深化改革”的要求,积极落实“聚焦主业、分离辅业、盘活资产、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分块突围”的改革措施,改革幅度和力度前所未有,逐步建立了资产优良、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先后荣获了国家“一类出口产品企业”“进出口商品免验证书”“中国名牌产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8/07/16/83587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